佳能相機DISP鍵干什么的,怎么用?
“DISP鍵”是佳能相機的顯示鍵。它的作用是開啟或關閉顯示屏,拍攝的時候可以關閉或打開LCD取景器,在瀏覽圖片時,可以顯示圖片參數(shù)。
當你用光學取景器時,可以關閉顯示屏幕,這樣可以減小電池的消耗。
拓展資料:DISP鍵與數(shù)碼相機
DISP是指數(shù)碼相機機身按鍵,特指文件信息。在微型計算機原理與接口技術中代表位移量。在MATLAB中的命令,表示只顯示結果,不顯示變量名。
數(shù)碼相機,英文全稱:Digital Still Camera (DSC),簡稱:Digital Camera (DC),是數(shù)碼照相機的簡稱,又名:數(shù)字式相機。數(shù)碼相機,是一種利用電子傳感器把光學影像轉換成電子數(shù)據的照相機。
按用途分為:單反相機,微單相機,卡片相機,長焦相機和家用相機等。數(shù)碼相機與普通照相機在膠卷上靠溴化銀的化學變化來記錄圖像的原理不同,數(shù)字相機的傳感器是一種光感應式的電荷耦合器件(CCD)或互補金屬氧化物半導體(CMOS)。在圖像傳輸?shù)接嬎銠C以前,通常會先儲存在數(shù)碼存儲設備中(通常是使用閃存;軟磁盤與可重復擦寫光盤(CD-RW)已很少用于數(shù)字相機設備)。
數(shù)碼相機是集光學、機械、電子一體化的產品。它集成了影像信息的轉換、存儲和傳輸?shù)炔考哂袛?shù)字化存取模式,與電腦交互處理和實時拍攝等特點。光線通過鏡頭或者鏡頭組進入相機,通過數(shù)碼相機成像元件轉化為數(shù)字信號,數(shù)字信號通過影像運算芯片儲存在存儲設備中。
數(shù)碼相機的成像元件是CCD或者CMOS,該成像元件的特點是光線通過時,能根據光線的不同轉化為電子信號。數(shù)碼相機最早出現(xiàn)在美國,20多年前,美國曾利用它通過衛(wèi)星向地面?zhèn)魉驼掌?,后來?shù)碼攝影轉為民用并不斷拓展應用范圍。
單反快門優(yōu)先的拍攝技巧
導語:新買了單反相機不知道怎么用,下面就來教大家兩個新手必學單反拍攝技巧,幫助你隨心所欲拍出自己心儀照片。
操作方法
技巧一:學會利用曝光三角
單反之所以能實現(xiàn)與眾不同的影像效果,主要是靠了曝光三角的配合來形成不同的視覺體驗。因此,若想要手中的單反發(fā)揮出應有的作用,就要學習有關曝光三角的各種知識和技巧。曝光三角主要由ISO(感光度),光圈和快門速度三個因素構成,照片的曝光量也由這三個因素共同決定。所以,你在做調整時必須時刻在頭腦中關注所有參數(shù)。
有的朋友認為這樣的概念十分不容易理解,那就讓我們來做一個比喻。把數(shù)碼相機曝光想象成一次日光浴。假如曬出古銅色的皮膚是你一直以來的夢想,不幸的是你從來沒成功過――總是以燙傷結局。在這里,你的皮膚就相當于ISO值,有些人的皮膚對太陽比其他人更敏感。此時快門速度就是你在太陽下暴曬的時間。你曬的時間越久,皮膚就會越黑(當然如果時間太久,就會過曝――燙傷)。
光圈相當于你涂在身上的防曬油。防曬油會阻擋太陽的光線,不同的指數(shù),阻擋的效果也不盡相同。防曬指數(shù)較高的防曬油(較小的光圈)會降低到達你皮膚的太陽光,結果即使是皮膚比較敏感的人也可以在太陽下多曬一會兒了(減小光圈可以降低快門速度或降低ISO)。正如前面說的,這個比喻也不是特別完善,但足以說明快門速度、光圈和ISO如何在數(shù)碼相機中起作用。
技巧二:用RAW格式拍攝
數(shù)碼單反相機允許你選擇把文件存為RAW或JPEG格式。JPEG照片已經經過相機的處理――飽和度、反差和其他設置都經過了調整。但RAW文件能給你極大的自由去糾正拍攝中的錯誤(特別是曝光和白平衡),配合使用PS或Lightroom這類軟件可以令后期照片管理和編輯工作更簡單,呈現(xiàn)的拍攝效果也絕對比JPEG格式的好很多。
而且對于攝影來說,自己手動調整后期效果也是攝影的樂趣之一。如果少了這個步驟,攝影的樂趣也會損失掉很大一部分。
簡而言之,RAW格式文件可以保留你拍攝時的原始數(shù)據,所以就算是在回放時感覺是廢片的作品,在RAW寬廣的后期寬容度下也有可能實現(xiàn)“變廢為寶”的奇跡,拍出大片的既視感。
7招教你用好快門優(yōu)先功能
第1招:快門即曝光時間
活用快門速度的快慢效果,也可以拍攝到精采的作品。
快門速度有快慢之別,快門速度并不只是快門運作的`速度,在數(shù)碼攝影時代,是指景象暴露于圖像傳感器的時間;在菲林攝影年代,即菲林暴露的時間。簡單來說,即曝光時間的長短??扉T速度以秒做單位,如它會以1/1000和1/60等數(shù)字來顯示,「1000」和「60」是分母,分母的數(shù)值愈大表示快門的速度愈快,曝光時間愈短。相反或,分母數(shù)值愈小,快門速度愈慢??扉T速度可以慢至1秒、2秒、10秒等,慢到分母也扔掉了!既然快門有快慢之分,高速快門和低速快門的表現(xiàn)就有分別,大家可根據主題所需來選擇快慢的快門速度。
第2招:凝結動作捕捉瞬間
使用高速快門可凝住瞬間。
高速快門的應用可用于凝結高速動態(tài)、使用超遠攝鏡。例如在拍攝賽車時,若大家想凝結拍攝主體的動作和形態(tài),你應該使用高速快門,如1/1,000和1/2,000秒,那么,你就可以捕捉到主體高速移動的瞬間。
第3招:營造模糊動感
左圖是用1/20秒拍攝,而右圖是用1/2秒,可見快、慢快門速度可對某些題材產生不同的視覺效果。
在快門優(yōu)先模式下,曝光時間長,即快門速度慢,拍攝移動的主體時,主體會變得模糊,這種模糊美營造了動態(tài)感。各位若想主體有一種動態(tài)感覺,可嘗試用慢速的快門速度來拍攝,例如拍攝流水。
第4招:「安全快門」保質素
所謂安全快門,即在相機機身晃動的情況下,不會因晃動而使相片出現(xiàn)模糊不清的現(xiàn)象,保持相片質素的快門設定。
認識安全快門的概念,對提升你的拍攝技巧很有幫助!
那安全快門的數(shù)值是哪一個呢?不同的焦距有不同的安全快門,焦距與安全快門有密切關系,一般而言,安全快門是「1/焦距」原則,但不同的相機系統(tǒng)有不同的情況:例如135片幅的相機,根據所選用的焦距,例如選用50mm焦距的鏡頭,那它的安全快門便是1/50秒,選用200mm焦距,其安全快門便是1/200秒,如想更安全,應使用快一些的快門,如以1/60秒為50mm焦距的安全快門,200mm以1/250秒為安全快門;APS-C片幅的相機,要把所選用的焦距乘以「焦距轉換因子」,如80mm的鏡頭,要乘以1.5,即120mm,故1/120秒是其安全快門,如想更安全一點,可選用再快一些的1/125秒。把安全快門的概念記入心中,對你攝影有很大的益處!
第5招:腳架、快門繩防震蕩
假如你要使用低于安全快門的慢速快門拍攝,你必須使用腳架。使用腳架可以避免因機身晃動而造成照片的模糊。在長時間曝光的情況下(慢速快門),腳架是必備的,例如在拍攝流水時,想強調流水的動態(tài),把流水拍成絲質綿綿的感覺(Blurring),你就要使用腳架;否則,會把流水以外的固定景物,如山景和石頭拍得模糊不清。
一些需要長時間曝光拍攝的題材,就必須使用三腳架拍攝,例如夜景、流水或煙花等等。
另外,使用腳架后,應盡量避免與相機接觸,防止晃動。這時候應使用快門繩或搖控器來按下快門,或可選擇相機內置的倒數(shù)拍攝模式來拍攝。
第6招:B快門運用
有些拍攝題材,我們可能需要更長的曝光時間,這時就要利用到B快門,例如近期很流行的光繪,又或者天文拍攝等。
不是說每部相機只有一道快門,而快門速度又以數(shù)字表示嗎,那么B快門是什么來的?其實B是「Blub」的簡寫。B快門容許手動控制快門的速度,你按下快門鍵不放,快門就一直打開,直至你放手,快門才關閉。這功能多在夜間光線不足的情況使用,如拍攝汽車的光軌。不過,現(xiàn)時很多單反和無反相機所提供的快門速度,最慢可以到30秒,而且沒有倒易率失效,一般夜景拍攝已綽綽有余,B快門已并非常用,除非曝光時間需長于30秒。
第7招:注意光線和過曝
使用慢速快門拍攝時,應留意現(xiàn)場的光線情況。舉例來說,在自然光充足的情況下在戶外以慢快門速度拍攝瀑布的動態(tài),很容易過度曝光,解決方法是盡量避免在自然光非常充足的情況下拍攝,找一處光線較少的地方,并在構圖時盡量避免拍到天空。如果當日天氣為陰天,不為到戶外拍攝慢快門速度的作品。必要時,可配上減光濾鏡作長時間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