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能77d和70d 買哪個比較好
我個人用的是70D在觀看了77D的測評之后我做了一定總結(jié),從77D的電池和顯示的系統(tǒng)畫面還有機身大小材料來看77D更偏向于800D這一類入門級單反的升級版,選擇的拍攝方式也更加新手化,和70D80D這一類中端單反有一定差距,如果你是一個新手把單反作為一種娛樂的化可以去買77D或者800D這一類,如果你是想從殘幅開始入手學習單反操作更推薦70D和80D這類中端單反,當然如果你一上來就要5D3 5D4的話我也沒意見。
已有佳能5D Mark III值得換6D Mark II嗎?
5D3在拍照上是強于6D2的,并且5D3由于定位在高端,機身設(shè)計、按鍵設(shè)計、功能、性能上都高于6D2,而6D2定位在低端全幅,這些方面有意被降低,不會超出本身級別,這也是廠商在產(chǎn)品定位上刻意為之。
但要論視頻拍攝能力,無疑是6D2更強的。
佳能機的視頻功能有其歷史原因,從一直以來的規(guī)律來看,視頻功能自從首發(fā)到5D2上,在其后的中低端產(chǎn)品中也加入了視頻功能,此后高端型號卻并沒有在視頻能力上有更多加強,反而是低端型號的視頻能力越做越強,從500D開始繼承了5D2的視頻功能后,到600D開始就加入了第一代視頻混合跟焦功能、經(jīng)歷了100D的第二代混合跟焦到750D(760D)的第三代混合跟焦,再到800D(77D)的全像素雙核跟焦以及五軸防抖,視頻功能的自動化和實用性越來越高,已經(jīng)不像當初5D2那樣主要靠手動操作才能拍好了,單反拍視頻已經(jīng)不是專業(yè)用戶的專利。
之所以佳能高端單反一直以來都沒有加入視頻跟焦功能,是有其原因的:
傳統(tǒng)相機對焦系統(tǒng)分為反差對焦和相位對焦兩種,反差對焦系統(tǒng)依靠CMOS傳感器實時成像,鏡頭再來回尋找焦點,直到檢測到畫面反差最大的那一刻才能完成對焦,這種系統(tǒng)對焦雖準,但是速度較慢,一直受人詬??;而相位對焦系統(tǒng)是單反相機的獨門絕技,核心部分就是那塊負責相位檢測的AF傳感器以及反光板,對焦時副反光板把光線折射到底部的AF傳感器,AF傳感器上遍布AF檢測像素,這些像素檢測到焦點后相機再控制鏡頭直達焦點完成對焦,過程一氣呵成,無需來回尋找焦點,是目前所有相機中速度最快的對焦系統(tǒng)(當然此系統(tǒng)對制造工藝精度要求也很高)。
那么問題來了,相位系統(tǒng)需要反光板的參與,只要有反光板的遮擋相機就不能實時成像,所以早期液晶屏實時取景的數(shù)碼相機、攝像機都只能采用反差對焦,速度跟單反相去甚遠,這就是為什么單反一直以來都是目鏡取景,而不是液晶屏取景,即使后來單反支持了液晶屏取景攝影師們也不用它,因為速度達不到攝影師要求。這種情況直到混合對焦系統(tǒng)的出現(xiàn)。
混合對焦系統(tǒng)原理其實很簡單,就是在CMOS傳感器的眾多成像像素中“擠入”相位AF像素,相當于是在CMOS傳感器上混合了少許相位AF傳感器,原理如下:
在對焦時AF像素負責檢測焦點大概方向,最后再用反差對焦精確找點,這種系統(tǒng)大幅減少了鏡頭來回尋找焦點的次數(shù),理想狀態(tài)時可接近單反那樣一次到位,很好的解決了液晶屏取景對焦慢的問題。此后卡片機、攝像機、微單、中低端單反都采用了這個系統(tǒng)。
缺點來了,混合對焦速度是根據(jù)“擠入”的AF像素多少來決定的,擠入的AF像素越多,那么對焦就越快,但是,AF像素是不能用來成像的,只能用于相位檢測,這些AF像素所在的位置相當于是CMOS上的“壞點”,最后都要通過插值來彌補,CMOS傳感器中擠入的AF像素越多,那么成像畫質(zhì)的影響就越大,這方面各廠商都有自己的平衡取舍。
這就是為什么佳能一直以來的高端機都沒有加入視頻跟焦能力,因為這需要采用稍微影響畫質(zhì)的混合對焦系統(tǒng),而高端機以畫質(zhì)為根本,不能為了“不務(wù)正業(yè)”的視頻功能而影響本職工作。這種情況直到佳能的“全像素雙核AF”傳感器的發(fā)布。
全像素雙核AF技術(shù)原理很簡單,傳統(tǒng)的CMOS傳感器每個成像像素的核心其實就是一個光電二級管,光電二級管被光照射后會生成電信號,眾多像素感光后生成的電信號經(jīng)過翻譯最終組合成一幅圖像。而全像素雙核AF傳感器的每個像素卻具備了兩個光電二級管,這兩個光電二級管都能感光成像,又剛好能滿足相位檢測的原理(相位AF傳感器的像素也都是成對的),這樣每顆像素都能做為相位AF像素來使用,同時又能做為成像像素來使用,全屏的AF像素既能最大限度的提高對焦速度,達到近似傳統(tǒng)相位系統(tǒng)的效果,同時還不會影響畫質(zhì)(畫質(zhì)甚至還有所提升)。這就是全像素雙核AF技術(shù)了。
佳能首先把這個技術(shù)應(yīng)用到了70D上,從中端開始試驗,然后再放到7D2上,然后再放到80D上,然后再放到5D4和1DX2上,然后再放到6D2上,自此佳能高端機終于具備了視頻跟焦的能力,同時低端800D、77D、200D也陸續(xù)采用了此技術(shù),也就是說,今后佳能全系列都具備了全像素雙核傳感器,都能視頻跟焦了。
最后回到題目上,要論拍照,還是5D3強悍,但要論視頻拍攝能力,當數(shù)6D2強,所以要根據(jù)需要來選擇,但如果你已經(jīng)有了5D3,就沒必要換成性能更弱的6D2了,畢竟單反終歸是照像機,為了一個攝像功能而把機器降級,不太值得。
要是你技術(shù)過硬,用5D3來攝像也是完全可以的,畢竟上一代的5D2在很多攝影師手中都能完美的出視頻,5D3就更不用說了。關(guān)鍵還是在人的技術(sh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