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以為中國的攝影路子走偏了!攝影本身就是一種藝術,藝術應該是百家爭鳴,百花齊放?,F(xiàn)如今,整個世界處于數(shù)碼時代,人人都有攝影的機會和愛好,只不過是個別攝影人一味地追求名利,出現(xiàn)模仿、抄襲、造假等現(xiàn)象。但是,這代表不了中國攝影發(fā)展的方向和路子!
偏了~攝影為了記錄~
大部分攝影師為了拍好看的妹子~對于色彩和光理解的不是很到位~
在你心里中國有什么景色很美地方不能作為評判攝影師的水平標準?
(新片《祁連山風云》將在今年的全球氣候變暖行動峰會播出,祁連山也很美,只要我們愛它)
中國美的地方太多了,北方和南方、東邊和西邊,可謂各有各的好了!客觀上,南方山清水秀是很靈秀的美,冬天的東北或者新疆阿勒泰是另外一種冷的深邃的美,而青藏高原的高大雄厚也是一種極致的美,中國廣袤的沙漠的黃昏有時候讓人深度沉醉,同樣,一望無際的戈壁也自有它無可替代的美。
而在我們的內心,審美的一個重要因素是心情。比如你突然感到纏綿的雨季能代表你的心情的時候,你會愛上那種朦朧的情懷;當你在巴丹吉林沙漠北部馳騁了三百公里,突然進入湖區(qū)的時候,那種心情也是讓人陶醉。等等,這些道理是一致的。比如,在羅布荒原,本來每時每刻面對的是干燥到隨時有脫水的危險的戈壁灘,但是當夜悄悄到來,星空密布,清風送爽,那種美終生難忘了。
我大概記住了幾次我認為的最美,然后用攝像機有的拍了一下,但是永遠比不上留在心靈的那種感覺。一次還是2002年11月,我們面臨著從墨脫出不了山的危機,大雪已經(jīng)封山,那天每人兩顆雞蛋作為干糧,所有同行的朋友都很緊張,那時候的我還年輕,一個人很快走到了最前面,慢慢的,大雪、勝比鵝毛的大雪漫天飛舞,我一個人在嘎隆拉雪山的山頂坐在一個大石頭上,靜靜地看著飛舞的大雪,視野無限開闊,這個場景一直刻畫在記憶的深處。
還有一次是在2009年,黃昏時候到達扎達土林,太陽把整個土林帶上一層純粹的紅黃,那是那一年的中秋節(jié),帶著對家人的思念,我默默望著對面的土林,內心已經(jīng)無法表達這種美。
如果大家有機會,可以去扎達土林看看,它的黃昏,遠眺有無盡的魅力。
我看到了一些答案,也猜到肯定有人會提到那些地方,壩上,元陽,霞浦,小東江,我倒并不這么認為,那些地方的照片雖然已經(jīng)臭大街了,但是這些地方更能體現(xiàn)攝影人的水平,在這些無數(shù)作品中能出新出奇,能有不同的創(chuàng)作,表現(xiàn)不同的主題,表達不同的情感,這才是真正的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