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機廠家的2470或70200,完全可勝任人與風景的拍照。
作為攝影愛好者,對于器材的選擇是經(jīng)常需要面對的問題,特別是初入門者,希望在器材方面有較為全面的性能,但現(xiàn)實情況是魚和熊掌不能兼得,總要有所取舍,即使擁有了各個用途的鏡頭,也未必會拍攝所有題材,反而是一個負擔。
攝影老手、職業(yè)攝影人對于自己擅長的攝影領域有較為清晰的認知,所以對于器材有獨到的選擇,明白需要什么樣的設備,了解怎樣發(fā)揮器材的最大價值,大而全對于這類人群來說,并不是追求的方向,但多數(shù)攝影者都經(jīng)歷過從不斷購置器材,追求“?!辩R頭,到逐漸縮小使用范圍,“只選適合自己的鏡頭”的過程。對于“人像”和“風光”這兩種題材來說,其實鏡頭選擇的范圍是不太相同的,有重疊覆蓋,也有迥然不同。
雖然說“任何焦段的鏡頭都可以拍攝任何題材”,但針對不同題材也有所偏重。通常來看,相機器材廠家針對不同的使用者,開發(fā)了不同側重點的鏡頭,而且有些確實非常專業(yè),并不適合普通大眾選擇,而有些鏡頭則適用性更強,可拍攝題材較多,也更適合普通攝影愛好者選擇。比如移軸鏡頭,對于專門拍攝較為嚴謹?shù)慕ㄖ愵}材的攝影師來說是必備的鏡頭,而對于普通旅行攝影愛好者來說基本沒什么太大用途;再比如16-35mm這個焦段的廣角變焦鏡頭,對于偏愛風光、人文的攝影者里說是非常方便使用的鏡頭,用途也很廣泛,但對于極致偏愛星空攝影的人來說,這支鏡頭并不如廣角大光圈定焦好用。選擇鏡頭對于不同的題材,不同的使用需求來說確實是一個比較困難的事情,還是要根據(jù)自己的切實需求來考慮這個問題。
回到“人像”和“風光”題材的鏡頭選擇這個問題上來,僅僅針對普通攝影愛好者,如果想兼顧這兩種攝影題材,又本著好用、實用、夠用的原則,對于全畫幅的機身,那么我覺得這么幾支鏡頭是可以考慮的:
1、24-70mm f/2.8變焦鏡頭。這支鏡頭是很多攝影師都必備的一支標準變焦鏡頭,在全畫幅機身上有著非常不錯的表現(xiàn),恒定光圈,最大光圈f/2.8,有著不錯的進光量和虛化效果,焦段兼顧廣角24mm,人文35mm,標準50mm,中焦70mm,可以說風光、人像都可以拍。一支鏡頭可以搞定不少題材,作為日常掛機來說已經(jīng)完全足夠使用。各品牌的24-70mm f/2.8都是大三元鏡頭之一,畫質毋庸置疑,專業(yè)使用都是足夠的。那么它對于多用途攝影者來說是非常好的選擇,但是確實也存在廣角不夠廣,長焦不夠長,光圈沒法與大光圈定焦鏡頭比的情況,可是一鏡多用,性能優(yōu)異,畫質不俗,還是可以作為全畫幅變焦鏡頭首選的主力鏡頭。是選擇原廠還是副廠,這個根據(jù)自己預算來定就行,不過這支鏡頭還是原廠更靠譜,無論佳能還是尼康,首選原廠。對于索尼用戶來說,有一支非常高性價比,性能不亞于原廠的騰龍28-75mm f/2.8可以考慮,雖然廣角縮小到了28mm,但是性價比非常高。
2、35mm f1.4定焦鏡頭。這支鏡頭是一支大光圈定焦鏡頭,焦段固定,但35mm這個焦段確實是一個萬金油的焦段,小廣角,適合拍攝的題材很多,人像、風光都可以,人文紀實更是好用。這支鏡頭,無論哪個品牌,都有著非常出眾的畫質??s小一些光圈拍風景,銳度非常棒,開大光圈拍人像室內寫真,是絕對的主力鏡頭。不僅原廠的35mm f/1.4都非常出色,就連適馬的art35mm也是絕對對得起價格的。
3、24-105mm f/4(或24-120mm f/4)變焦鏡頭。如果覺得上面的鏡頭有些價格貴,或者焦段有些局限,那么不妨就考慮一下比較低階的24-105mm f/4(或24-120mm f/4)。這個焦段的變焦鏡頭通常是作為各廠家全幅套機鏡頭隨機身出售的,也可以單獨購置,價格比較親民,但性能卻非常實用。雖然最大光圈f/4,但是一般都是帶防抖功能的,焦段比24-70mm范圍更大,長焦端有所拓展,畫質也中規(guī)中矩,絕對比低廉的大變焦鏡頭要出色,整體做工依然不錯,體積分量比較輕巧,非常適合日常隨拍、旅行、生活記錄,風光、人像也都可以兼顧。如果不追求極致畫質,圖了便攜、易用,這支套機鏡頭也是值得推薦的。
上述是幾支兼顧人像、風光的鏡頭推薦,這些鏡頭適用面都比較廣,比較適合普通攝影愛好者擁有,當然,如果您比較偏愛風光題材,還可以選擇偏廣角的焦段;更偏愛人像題材,也可以選擇偏長焦的焦段。只是卷太郎并不推薦大范圍變焦鏡頭,焦段雖然覆蓋更全面,但是畫質會比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