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作品的水平和作者的文學素養(yǎng)有著密切的關系。
為攝影作品起個標題,是最簡單粗暴能體現攝影人文化素養(yǎng)的好辦法。舉兩個例子:小編曾幫忙組織過一些攝影比賽,在一次賽事中,交來的稿件中竟出現了三幅取題都是《啟航》的作品,作品沒重復,但畫面大同小異都是天上一架飛機,地面上一些建筑,取題缺文采,過于直白,是造成簡單重復的原因;小編也碰到過這樣的作品取題,是一首自己作的詩,詩雖簡單、二三十字,但打在作品標簽上顯得非常擁擠,不可否認作者有些文采,但小編認為,取題是為作品點睛,簡練為上,不能喧賓奪主。這些都同屬文學和素養(yǎng)問題。
攝影創(chuàng)作就如同我們做文章,抑什么?揚什么?中心要明確;嚴謹還是不羈?婉約還是豪放?個性要分明;文章有“多一個字嫌多,少一個字嫌少”的講法,優(yōu)秀攝影作品構圖里同樣有“沒有多余元素”一說;一組好的專題紀實片就如同一篇散文,內容看似散亂,卻服務于同一個主題;同一個外景,有人把她拍成一首詩,有人按旅游留念照拍,也有人僅僅是和她擦肩而過......
那可能有人會問,按你說要成為一個攝影家之前,難道要先成為一個文學家?不能這樣說,每個領域都有其獨立性,不是輕易能逾越的,但有一點可以肯定,文學素養(yǎng)的提高,可以幫助我們,讓我們的攝影之路走得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