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如何拍攝出美麗的星軌 一般數(shù)碼單反相機提供的最慢快門速度大約在30秒左右,這對于大部分的拍攝創(chuàng)作來說都已經(jīng)綽綽有余了。但是當需要在弱光環(huán)境中進行一些比較特殊題材的創(chuàng)作拍攝時,曝光時間可能感覺仍然不夠。比如拍攝天體、把黑夜拍的如同白天等,今天就給大家奉上星軌的前期拍攝和后期處理?! ?、器材的選擇 使用B門拍攝星軌對于拍攝器材的要求并不高,只要一部數(shù)碼單反照相機和一支廣角鏡頭就可以實現(xiàn)。 CANON EOS 60DA 推薦機型:EOS 60Da EOS 60Da是天文攝影專用機型。搭載新型低通濾鏡,透射率約是EOS 60D的3倍;更出色地再現(xiàn)天體細節(jié)和光的微妙變化,這些特性能更好的讓我們捕捉到美麗的星云及其他壯觀的宇宙景象。 拍攝星軌你還需要的就是廣角鏡頭?! ‘斎贿€有一些必不可缺的附件: 三腳架、快門線、手電筒、指南針等。三腳架用于長時間固定機器保持不發(fā)生移動,快門線用于鎖住快門(定時快門線,最好是有線的,有遙控的也要用那根有線的連線,因為長時間曝光,用遙控容易出現(xiàn)信號中斷),手電筒用來在黑暗中的照明為拍攝前做準備,指南針則方便你確認拍攝的星星運動方向?! ?、拍攝地點及時間 最佳地點: 需要找遠離市區(qū)的地方,避開光污染。找一個合適的前景,最好可以稍微仰拍,這樣可以避免地平線附近較強的光污染,拍到天頂更明顯的星星。注意晚上郊外天氣非常冷,做好防寒措施。 星軌拍攝一般建議在伸手不見五指的地方進行,這樣的環(huán)境可以一次曝光而完成。而在有光亮的環(huán)境中拍攝,必須分開拍攝,根據(jù)實際情況確認曝光時間,拍攝多張后在PS里進行合成。建議使用RAW格式來拍攝,在分次拍攝并確定正式拍攝之前查看直方圖的亮度分布情況。 最佳時間: 什么時間適合拍攝星軌,是在拍攝前必須了解的。如果在晴朗的夜晚,月亮太亮則會掩蓋星星的光芒,所以拍攝星軌一般建議選擇在沒有月亮的時間,農(nóng)歷二十三開始月亮一般在午夜零點升起,一直到農(nóng)歷三十才會推遲到黎明才升起。初一到初八這段時間,它才開始會從傍晚向上半夜變動。而三十和初一幾乎整夜看不到月亮。所以一般在農(nóng)歷二十三到初八這段時間拍攝星軌是比較好的時間。這個時間里的晴朗夜空,因為沒有月光的干擾,星星的光芒會很明亮?! ∨臄z小貼士: 露水:潮濕的夜晚容易結露水,摘掉uv,安上遮光罩都可以有效防止鏡片結露水,不同的鏡頭,結露水的難易程度也不同,可以適當選用。如果天氣比較潮濕,就要小心定期檢查一下鏡頭是否結了露水。如果實在太潮濕,就不要拍攝,以免損傷相機和鏡頭?! ?、拍攝方向的選擇 拍攝方向決定了星軌在畫面中的不同形態(tài),表達自己心中的影像要事先確定拍攝方向。對著正北方拍攝可以得到以北極星為圓心的星星運動軌跡、而對著正東正西方向拍攝同樣可以得到扇形的運動軌跡。 如果想拍攝星星轉圈的效果,需要把北極星拍攝到構圖范圍內(nèi)。北極星在正北方,通過北斗七星和仙后座都能夠找到,如圖所示: 如果無法找到北極星,那么就用廣角對著北方拍,就沒問題。南半球的朋友們就正相反了,需要往正南方拍攝,而南半球也沒有一顆北極星類似的可以指引位置的亮星,只要對準方向就好了?!?、對焦方式的選擇 采用全手動對焦,如果想表現(xiàn)前景的精確對焦,可以使用手電筒照亮前景來進行對焦;而在景深范圍許可的條件下可以直接對著無限遠來對焦。 拍攝前可以使用鏡頭的最大光圈和使用高ISO方法先進性試拍,并回放查看對焦與構圖,確定好后把ISO調回到100—200之間,正式拍攝時間盡量使用大光圈,因為大光圈可以把星星拍攝的更明亮。一般建議前景保留1/3的畫面,其他留給天空。 拍攝小貼士: 對焦:漆黑夜空想獲得星空的準確對焦不容易。而單純的手動擰到無窮遠的方法也未必就管用。中高端機身的中央對焦點是比較強大的,可以對著金星、天狼星等最亮的星星完成自動對焦。一旦對上焦之后,就要在對焦標尺上記住位置,下次就可以手動擰到此處了。對于低端機身無法對星星完成聚焦的,可以提前長個心眼,在有月亮的時候對著月亮完成聚焦,然后記住位置?;蛘邔χ苓h處的燈光完成一次聚焦,然后拍一張星空看看焦點準不準。實在不行的情況下,就只能手動擰到無窮遠,然后稍微往回一點,然后試拍校正焦點?! ?、曝光量的控制 因為星光很暗,曝光時間會很長,曝光時間一般在20分鐘至一小時,如果時間短的話星星的軌跡不會很長,亮度也不夠,如果時間太長的話,星星的軌跡會太長而且會比較雜亂,最好的曝光時間控制在一小時為最佳。 要注意的是,星軌照片的拍攝如果缺乏內(nèi)容與意境的表達,星軌拍的再粗再亮,也只能算是星軌資料片,而不能稱之為攝影作品?! ∨臄z小貼士: 測光、構圖:可以先用最大光圈最高感光度短時間曝光(10秒)試拍一張,根據(jù)回放直方圖確定需要的曝光量,再根據(jù)倒易率計算出實際需要的曝光參數(shù)。這樣同樣可以在漆黑的夜晚試驗一下構圖。且對單次長曝法和疊加法都適用。 6、PS疊加法星軌: 原理是這樣的:采用較高的感光度(ISO800甚至1600)、較大的光圈(F5.6或者更大)、較短的曝光時間(1分鐘),連續(xù)拍攝幾十張甚至幾百張星空的照片,再用后期方法將這幾十上百張照片疊加在一起,達到連續(xù)曝光幾個小時的效果?! ∈紫仍贏CR中設置好調整項目,然后存儲為默認值,這樣每張raw打開到ps里之后都是調整過的了。 然后在ps中將raw文件載入堆棧,考慮到電腦性能,一次載入幾十張為宜。 記住要勾選“創(chuàng)建智能對象”,然后點確定,會經(jīng)歷一段時間的等待,直到所有片子都載入完畢,成為一個智能對象圖層 載入完畢后,執(zhí)行“堆棧模式”-“最大值”就可以完成星軌的疊加了。這個過程也很慢,需要等一會兒 最終效果(加入了彗星和星芒效果的更花哨的星軌) 這種星軌長度不宜過長,大約20分鐘就夠了,方法是將這20張照片在ps中疊加圖層,圖層混合選項選擇“變亮”,然后逐個均勻修改圖層的不透明度就可以了。比如是20張圖片,不透明度就分別是100%、95%、90%……這樣的感覺就是星軌逐漸變暗變細,出現(xiàn)了拖尾的類似彗星的效果。
對焦無限遠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