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單反自帶閃光燈
單反閃光燈是拍攝時補光用的,有時拍攝環(huán)境太暗,無法拍到物體細節(jié),用閃光燈可以當做光源來照亮物體
2. 單反自帶閃光燈使用技巧
1.確保鏡頭支持自動對焦,并將鏡頭的對焦模式開關置于AF
2.按下肩屏上方的DRIVE·AF(肩屏上方的第二個)
3.注視著肩屏的右側并旋轉快門旁邊的撥盤,可在三個自動對焦模式下切換,ONE SHOOT(單次自動對焦)一般用于靜止物體的拍攝,AI SERVO(人工智能伺服自動對焦)適用于對焦距離不斷變化的被攝物體例如拍攝運動題材,AI FOCUS(人工智能自動對焦)則適用于靜止但可能偶爾移動的被攝物體。
3. 單反自帶閃光燈瞬間功率
單反相機閃光燈自動彈出來是因為用了自動擋,遇到光線不足時就彈出來,但是這樣有個問題,內置閃光燈功率不夠 范圍小,而且是直射的,又要保證在安全快門下曝光量很小,所以拍出來的效果很丑。
解決方法可以調高一點ISO,不要用全自動檔,拿穩(wěn)相機,快門速度低一點
4. 單反自帶閃光燈和外接閃光燈
單相機頂上的金屬插槽,稱為相機熱靴,作用是外接閃光燈的,它不僅有固定外接閃光燈的作用,而且是開關聯動接口(觸點),能使閃光燈與快門速度同步(這時必須要了解該相機的閃光快門同步速度,設置相機的閃光同步速度),有些單反相設有內置閃光燈的,但是它的閃光指數不大適應不了大場合和縱深(較遠距離)的需求,此時必須要使用外接閃光燈。
5. 單反自帶閃光燈的壽命
普通的家用級閃光燈與專業(yè)級的閃光燈一樣,使用壽命都應該在10萬次以上(我是指閃光燈管的使用壽命)。
閃光燈的英文學名為Flash Light。閃光燈也是加強曝光量的方式之一,尤其在昏暗的地方,打閃光燈有助于讓景物更明亮。
中文全稱為“電子閃光燈”,又稱高速閃光燈。電子閃光燈通過電容器存儲高壓電,脈沖觸發(fā)使閃光管放電,完成瞬間閃光。通常的電子閃光燈的色溫約為5500K,接近白天陽光下的色溫,發(fā)光性質屬于冷光型,適合拍攝怕熱的物體。
6. 單反自帶閃光燈怎么開
1、閃電標志的為單反自帶閃光燈的按鍵開關。輕輕按下閃光燈將自動彈開。
2、如果按了閃光燈的開關按鍵閃光燈依然未打開,那就是由于長時間的閑置導致閃光燈的卡槽老化,大家可以用筆或針之類的東西將閃光燈卡槽的簧片挑起。然后輕按閃光燈的開關鍵就可以了。
7. 單反自帶閃光燈和感光度
最小指數是不一樣的,因為他們兩個指數沒有相差一倍,而最小指數差了一倍。 閃光燈指數gn是反映閃光燈功率大小的指數之一,好的閃光燈應該輸出穩(wěn)定并可調、色溫標準(一般為5500k左右,與日光相同)、回電速度快、可轉向、可改變光照范圍等。
閃光指數/攝距=光圈系數. 標識閃光燈(現均指電子閃光燈)性能的一個重要參數就是閃光燈的功率,閃光燈功率的大小通常是用指數“GN”表示的,對于ISO 100感光度的膠卷或數碼相機設置而言,GN = 光圈系數 x 拍攝距離(米),因為閃光燈的發(fā)光時間非常短(1/300秒 -- 1/20000秒)所以快門速度只要能達到閃光同步,對閃光曝光幾乎沒有影響,曝光量由光圈和閃光燈的輸出量控制。
例如,使用指數GN =24的閃光燈全光輸出作主燈拍攝,感光度設定在ISO 100,拍攝距離為3米,則正確曝光的參考光圈系數為 24/3 =F8。如果使用其它感光度的膠卷或調整數碼相機的感光度,則可以使用下面的公式計算新的指數: 新指數 = 開平方(新ISO值 / 100) x 標稱指數 自身有自動閃光功能的閃光燈可以根據被攝體的反光控制輸出比例,如E-TTL自動閃光,在正式拍攝之前,先行預閃,根據被攝體的反光,不但可以改變閃光的輸出量,相機還可能改變曝光組合甚至白平衡(數碼相機)。
在電子閃光燈的使用說明書上,廠家都為你標明該閃光燈的閃光指數(常用“GN”表示)。閃光指數對你有兩種作用:
一是供你鑒別閃光燈功率的大小,“GN”的數值越大,表示功率越大;
二是當你采用手動方式閃光拍攝時,供你計算、確定閃光曝光的光圈大小,基本去式是: 編輯本段閃光指數÷攝距=光圈系數 使用這一基本公式時應注意這種標定的閃光指數的含義許多情況下,對閃光指數需要靈活應用。 1.片速與閃光指數 同一輸出功率的閃光燈,用于不同片速的膠卷時,具有不同的閃光指數。
在閃光燈的說明上,有的是以表格形式標出不同片速所對應的不同的閃光指數;有的只標出一個閃光指數,這通常是閃光指數ISO100而言的。
2.攝距單位與閃光指數 國內廠家提供的閃光指數,是以“米”為攝距單位,國外廠—家有的以“米’’為攝距單位,有的是以英尺為攝距單位,在使用公式計算光圈系數時,務必使用相應的攝距單位。 閃光指數與攝距單位的變換可運用下列公式: “閃光指數(英尺) X 0.3=閃光指數(米)” “閃光指數(米) X 3.3=閃光指數(英尺)”
8. 單反自帶閃光燈如何柔和
TTL的意思是 "通過鏡頭"
TTL閃光測光技術:
在按下快門 開始拍攝的一瞬間, 首先 閃光燈先發(fā)出一個 恒定亮度比如1/64功率的預閃 來事先照亮景物 ,, 機內的TTL閃光測光器會根據這個小閃光照亮的效果, 來動態(tài)決定正式的閃光功率
然后才是收縮光圈,抬反光板,打開快門,同時正式打閃光; 由于這個預閃和機內測光的速度很快, 一般人都會以為只閃了一次 ,其實是兩次;
至于你說的FV ,就是獨立做這個動作 并鎖定此時測試的數值,在你需要用一個固定的曝光數據時比較有用,平時用不到
----------------------------------------------------------------------------------------------
比如 你拍一個比較黑的物體比如煤球, 預閃發(fā)出去, 返回的光很少 因為黑嘛, 所以 機器就告訴閃燈 {返回亮度只有10%} 閃燈會根據這個數值 按公式動態(tài)的提高閃燈的功率(亮度)
---------------------------------------------------------------------------------------------------
當然 以尼康來說 尼康測光的功底很深的 , 不光是根據預閃亮度和環(huán)境亮度 , 還會根據物體的顏色 , 你和拍攝物體之間的距離 等各種信息,來決定最終的相繼曝光值和閃燈亮度;
9. 單反自帶閃光燈算強閃嗎
無論哪一種相機閃光燈都不會常亮的,只是在曝光的時候才閃一下
10. 單反自帶閃光燈嗎
1、在拍攝中,最好不用單個閃燈,效果太硬。實際拍攝中最好不用,除非會議、婚禮等必要場合。
2、購買閃燈的理由就是內置燈指數步,不適合拍攝大場面,遠距離。內置燈指數12-14,外置燈一般28以上。另外內置燈直射,不能夠轉頭,拍攝照片光線太硬,比如臉上的油光,哈,那個難看呀。所以購買外閃一定要能夠轉頭的,用外置燈跳閃,就是燈不直接打人,而是打到反光物品上,比如燈傘,墻、天花。
3、另外一個購買外置燈的理由,有些外置可以無線閃,可以從任意角度閃光,這個效果要好的多。此外有FP補光的功能的燈,可以用來在室外拍攝時取消陰影。
4、無線閃,可以實現多燈連閃,效果要好的多,但是成本太高,所以王道是反光板。效果又好。
從以上可以看出,一般用機頂燈對付吧,再購買一個反光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