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膠片相機裂像對焦怎么調
先用中心點對焦,讓Q字清晰,合焦后再重新構圖,但這期間不能改變相機鏡頭和鍵盤Q字之間的距離。
一般來說這樣對焦后,誤差可能產生的地方有兩個,一是裂像屏本身就不是完全準確的,有對焦誤差,這在任何情況下都是一樣的,這種情況需要自己掌握對焦屏的誤差范圍。二是光圈太大,比如F1.4以上,距離最近的情況下景深最淺,這樣即使是中心對焦合焦后按快門的過程中鏡頭和焦點物體的距離發(fā)生了一點改變都有可能失焦,這方面解決的辦法主要是一靠三腳架穩(wěn)定被攝物和鏡頭間的距離,二是將光圈適當縮小,比如把光圈收到F2,擴大景深范圍,讓被攝物體留在清晰范圍內但又不影響畫面整體的背景虛化效果。
2. 膠片相機對焦模式
產品類型 35mm焦平面快門多模式自動對焦單反相機
發(fā)布時間 1992年11月
使用底片 135膠片
鏡頭卡口 EF卡口
對焦方式 自動對焦
曝光控制
測光系統(tǒng) 評價測光、中央偏重平均測光、中央點測光
測光范圍 ISO 100和f/1.4時的測光范圍:EV 0 - 20
曝光模式 快門優(yōu)先自動曝光、光圈優(yōu)先自動曝光、景深自動曝光、智能程序自動曝光,4種程序自動曝光模式和手動測光
曝光補償 在自動曝光模式、B門和手動曝光模式中,曝光補償量范圍為±2 EV (以1/2級為單位)
感光度 ISO 6-6400
快門結構 縱走式焦平面電子快門
快門速度 30 - 1/8000秒,B門
自拍 內置電子自拍機
對焦系統(tǒng)
對焦模式 自動對焦模式:單次自動對焦/人工智能伺服自動對焦(自動切換)。
對焦范圍 ISO 100時的自動對焦操作范圍:EV 0 - 18
對焦點 5個對焦點
取景系統(tǒng)
取景器結構 固定式眼平五棱鏡
取景范圍 垂直視野率92%、水平視野率94%
放大倍率 0.73倍
取景器信息 5個對焦點(眼控選擇時會以紅色疊加)、景深預覽標記、眼控圖標、閃光燈準備就緒、自動曝光鎖、快門速度、光圈設置、校準、景深自動曝光、曝光顯示、曝光補償量、自動包圍曝光量、減輕紅眼燈開啟指示和其他指示信息
鏡頭特點
鏡頭 EF 28-105mm f/3.5-4.5 USM,其他
規(guī)格參數(shù)
尺寸 154 x 121 x 74 mm,
重量 675g
顏色 黑色
電池 一枚6 V 2CR5鋰
3. 膠片相機怎么看對焦
手動對焦鏡頭是膠片攝影時代生產的早期鏡頭,由于當時還沒有自動對焦鏡頭出現(xiàn),所以,不需要用什么來表示。
1970年代,出現(xiàn)自動對焦鏡頭,但也僅限于普及大眾的簡易自動對焦鏡頭,俗稱“傻瓜相機”。
1980年代,美能達率先推出單反自動對焦相機與配套交換鏡頭。為了區(qū)別與手動對焦鏡頭的不同,以AF表示其為自動對焦鏡頭。
現(xiàn)如今,已不存在純手動對焦鏡頭的新品生產,而在AF鏡頭上仍保留了手動對焦模式,均以MF來表示。
4. 膠片相機裂像對焦怎么調節(jié)
用過手動對焦的膠卷單反的人都知道的,對焦時,對焦屏中央有一個圓圈,圓圈內上下兩部分的影像會有位錯,只有當對焦準確時, 上下圖像會對準,裂像屏對于手動對焦還是有很大幫助的。
所以, 現(xiàn)在上了數(shù)碼后,那些想玩手動頭的色友們,就得換裂像屏了。
以前用canon的D60時,和現(xiàn)在賓得機器用手動頭就是不愿換裂像屏,因為換了會損失很多測光功能,還是看清聚焦就可,這也是以前用膠片機練出來的。所以,不是玩手動頭都得換屏,賓得得機器還有合焦提示和聲音幫助你確認合焦。
要說裂像屏效果的話,通俗的說,加裝裂像屏后合焦了圖象就是一根筷子,未合焦的話就是一根一半在水里的筷子。
5. 膠卷相機調焦
第一種可能是配有電子快門的相機,相機里的電池沒電了,這種相機的快門開合是要用電的,檢查更換電池就能解決。
第二種可能是更高級一點的相機,聚焦不實,也按不下快門,重新對焦就能解決。
第三種可能是老式完全手動的相機,沒有卷片,這種相機的的快門是和卷片聯(lián)動的,當你卷片時就同時給快門上弦了。
6. 裂像對焦技巧
單反相機對焦屏幕劃傷對拍攝的相片的質量沒有什么影響,只是在拍攝時對焦屏幕顯示效果差一點而已,亦可使用單反相機傳統(tǒng)的光學取景窗對焦(單反相機光學對焦采用裂像對焦法,即是兩個半圓合成一個整圓則對焦完成),只是光學取景窗顯示的信息少于對焦屏幕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