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賓得15鏡頭評測
波普風(fēng)格
6. 在拍人時最好選擇人像模式,不能一味選擇鮮明模式加飽和度,不然就會造成嘴唇顏色溢出等現(xiàn)象。(人像模式在拍攝人像的背景顏色淺淡時可以對比度-1,背景有樹木等色彩時對比度+1)
7. 采用膚色補正功能時注意區(qū)分type1和type2。在光線不好的情況下慎用type2模式,否則人臉容易變得很有蠟像感。(原廠軟件dcu5后期不能進行膚色補正,只能在相機中編輯)
光線不錯時選用膚色補正Type2
8. U2模式對于剛?cè)腴T的相機使用者會很有用,可以拍出很多富有戲劇性色彩的圖像。
U2模式
9. 在開啟機身HDR模式時可以開啟自動對齊,可以減輕由于手持HDR而帶來的銳度降低問題。(賓得支持HDR RAW格式的輸出,非常實用的功能。不過K32的HDR RAW不能直接在Lightroom中直接讀取,要事先在dcu5中轉(zhuǎn)換)
信息取自lightroom官網(wǎng)
10. 在拍攝夜景時在光線復(fù)雜的情況下使用像素偏移模式,可能會造成光暈(效果不好可在dcu5中關(guān)閉像素偏移功能)。超過曝光10秒以上使用像素偏移模式一定概率下會造成相機死機,需要拆電池重啟。
例如此類場景,若是開啟像素偏移系統(tǒng),會造成莫名的光暈
11. 拍攝風(fēng)光照時若對JEPG格式銳化不滿意,可以在相機中設(shè)置最佳清晰度(具體操作請翻閱說明書)
12. 相機中高感降噪的AUTO最好關(guān)閉,或者采取用戶自定義。不然會影響照片的銳度,即便ISO100的情況下開啟AUTO仍有涂抹的現(xiàn)象,RAW格式輸出也不例外。
13. 賓得的超級P檔,在中端相機及以上都有MTF程序線模式,可以自動根據(jù)安裝的鏡頭相機自動識別并優(yōu)先采用最佳光圈。(僅限原廠鏡頭)
14. 所有的賓得相機都具有雙波輪,并且支持自定義??勺孕懈那?,后波輪控制光圈或快門速度。
15. 賓得相機都可以在所在場景拍一張照片后,機內(nèi)進行RAW格式的設(shè)置,這樣可以方便用戶實時調(diào)整需要采取的模式,靈活改變飽和度,對比度等。此功能對于直出的用戶非常友好。
16. 賓得相機具有焦距微調(diào)功能,最多可記憶10個鏡頭,用戶可自行設(shè)定跑焦鏡頭。
2. 賓得50-135鏡頭評測
除了AF35-70 2.8以外,F(xiàn)系列這算是賓得比較早一批自動頭,這批頭共同點是用料比FA的要好(公主除外),你說的這只有一些已經(jīng)是臺灣產(chǎn)的了,但是鏡身依然有的地方用金屬,F(xiàn)A鏡頭除了公主基本都是塑料了,F(xiàn)頭普遍比較銳,也是因為光學(xué)玻璃用料的關(guān)系。而且F頭因為是早期的自動頭,賓得設(shè)計的時候有針對手動對焦的考慮,手動對焦時F頭的手感比FA和DA都好一些,行程和阻尼都不錯。F頭相比現(xiàn)在的DA頭色彩沒有DA艷麗,出片色彩比較淡雅,分辨率略不如DA高。針對你說的35-70 3.5-4.5,我沒用過,但是我手里有一只M35-70 2.8-3.5,在膠片和數(shù)碼機身上都在用,說說對這個焦段的體會,在全幅機身上(膠片機)上視角很棒,掛機頭人文利器,畢竟從焦段上幾乎包括了三個公主的焦段了(31、43、77)可以看出這個頭是經(jīng)典的人文定位,實際上80%的拍攝都能完成,但是在數(shù)碼機上相當(dāng)于50-105的焦段確實比較尷尬,不長不短的,比較少用了。
3. 賓得10-17鏡頭評測
賓得10-17是一個魚眼鏡頭,畸變挺嚴重的,你可以去論壇找找別人拍的片子,DA12-24現(xiàn)在的價格來說不錯,要是入廣角,我個人還是傾向于變焦,適馬的沒用過,玩賓得最好入原廠啊,DA14感覺不如DA15,除了光圈大點和視角廣點意外,其余和DA15比,感覺沒什么優(yōu)勢。
4. 賓得5-15鏡頭
常用的三個鏡頭通常稱為“大三元”。
“大三元”鏡頭指的就是恒定F2.8最大光圈的三只變焦鏡頭的總稱。這三只鏡頭一只是負責(zé)超廣角、一只負責(zé)標(biāo)準(zhǔn)變焦,一只負責(zé)長焦,三者加起來可以覆蓋從超廣角到長焦的最常用焦段(佳能和索尼是16 200mm,尼康是14 200mm,賓得是15 200mm),因此,就被稱為“大三元”。同時,只有最高檔次的恒定光圈鏡頭,才能被冠以“大三元”之名?! ?/p>
5. 賓得15-30評測
艾斯基15*56望遠鏡,可支持自行調(diào)整光學(xué)中心,以適應(yīng)不同的瞳距,底部設(shè)計有標(biāo)準(zhǔn)螺孔,可加裝在腳架上使用。內(nèi)部采用了新的非球面鏡片和高折射率玻璃棱鏡,配合多層鍍膜可提高光線的反射效率,從而獲得更好的成像。
外殼采用防沖擊橡膠材質(zhì),內(nèi)部采用新的非球面鏡片和高折射棱鏡,配合賓得特有的全表面多層鍍膜技術(shù),成像效果非常棒!目鏡、物鏡均采用多層鍍膜,成像更加清晰,還原真實色彩
6. 賓得16—45鏡頭測試
套頭升級鏡頭有da16-85,這個鏡頭素質(zhì)大幅度提升?;蛘遜a20-40輕巧高素質(zhì),三餅干的變焦版?;蛘呃弦恍┑?6-45。如果還想再好一些,那就是da16-50f2.8了,c副頂級標(biāo)變。
7. 賓得18 135鏡頭評測
適馬的1750未用過,不好作太多評價。
17-50在系列定位上比1770更高,這也同時體現(xiàn)在價格和光圈上。不過1770已經(jīng)更新到新一帶c系列產(chǎn)品,1750仍是前代系列。早年用過K5和前代的S1770,總體而言這個頭的使用感受還是不錯的。
基本印象是焦段方便,超聲波對焦安靜迅速,光圈全開大體可用,70段焦外也能看看,發(fā)色尚可,還能湊個小微距。
現(xiàn)在的1770c上市后,曾在capa看過測評,大體評價是比前代有著多方面的完善,是個理想的掛機頭。
在可選項非常有限的賓得家,個人覺得s1770c是比原廠17-70好用的掛機選擇。
如果沒有短期沒有升級全幅的打算,80%以上時間單頭掛機的話,個人覺得1770應(yīng)用場景還是更豐富些,價格也實惠。當(dāng)然,這個價位的鏡頭有自己的局限性。
我上頭說的銳度,色彩,焦外,大概就是這個價位的“還行”。以下皆屬于“跑題”與“答非所問”后面入了535和大公主,對535的色彩表現(xiàn)愛不釋手,不遇上非得用廣角的場景就很少用1770了。
到后來陸續(xù)還用過諸多鏡頭,現(xiàn)在如今手上還有K1+大公主+2470。
拍得越多,漸漸地常用焦段越來越少。說到這里,突然懷念起當(dāng)年沒什么錢,拿著17-70和若干手動頭什么都想拍的自己。
于是突然想放點照片kr+s17-7055-300,17-70,takumar135,da35,takumar55,da40xs愛不釋手的535
8. 賓得1650鏡頭評測
定焦未必勝過變焦,DA21肯定不如DA16-50,無論是分辨率、畸變還是色彩。賓得定焦是特色,但DA21是定焦里比較弱的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