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說拍車展不必一定要頂級相機,但DC顯然沒有DSLR適合拍攝車展。原因有幾個:
1.DC的快門時滯比較長,很難在最理想的時機下立刻釋放快門。你想想,漂亮的車模為你擺出了好看的姿勢,你卻半天按不下快門,多讓人著急不是?單反相機對好焦之后,只要半按快門保持住焦點,隨時可以釋放快門,連拍的速度也高很多,抓取瞬間的成功率比DC高得多。當然,DC并不是完全不能抓取“決定性瞬間”,但是要DC在最適當?shù)臅r候釋放快門,不但要勤加練習,還要去克服由于時滯需要人工補償?shù)摹疤崆傲俊薄?/p>
2.很多高端的一體化數(shù)碼相機(DC)內(nèi)置了很大變焦倍率的變焦鏡頭,比如說28-450mm這么驚人的變焦范圍。在DSLR上配這樣規(guī)格的鏡頭重量、價格、體積都會挺嚇人的。所以很多初學者在此賣點的吸引下購買了一體化數(shù)碼相機。不過由于DC的影像傳感器一般都非常小,所以就算鏡頭的焦距很長、光圈很大,也很難拍攝出背景虛化漂亮的人像照片。在紛亂的車展現(xiàn)場,更需要通過虛化背景來突出主體,DC的鏡頭無疑是很難這種滿足要求的。
3.DC一般都不能安裝外置閃光燈。少數(shù)高檔幾款DC有熱靴,可以使用外置閃光燈,但絕大多數(shù)DC沒有熱靴,只能使用內(nèi)置閃光燈。使用內(nèi)置閃燈只能小范圍補光,很難得到主體和背景都曝光均勻的閃光照片。
即使是入門級的數(shù)碼單反相機(DSLR)也比最高級的一體化數(shù)碼相機(DC)更適合拍攝車展。雖然經(jīng)常在車展現(xiàn)場還能看到大量的汽車愛好者用可以拍照的手機拍攝,那應該不是攝影愛好者的風格。
帶什么鏡頭拍車展?
不少人玩攝影有了一段時間,除了機身外鏡頭林林總總也收了一小堆。帶什么鏡頭去拍車展好呢?把自己的全部鏡頭都帶上,要么是初學者,要么是職業(yè)攝影師才會這么干。初學者的器材不多,全部帶上也沒多少東西;職業(yè)攝影師有助手,反正也不用自己背攝影包。
一般的攝影愛好者多數(shù)擁有3至5支以上鏡頭,要帶哪幾支鏡頭出門是要好好考慮一下的。如果是中規(guī)中矩的16-35mm f/2.8、24-70mm f/2.8、70-200mm f/2.8這三支鏡頭就沒什么好猶豫的,全部帶上就是。從車展可以拍攝的題材來分析,拍攝:車模、汽車、大場景的比重來排序,最需要的是中焦至長焦適合拍攝人像的鏡頭、標準變焦適合近距離拍攝汽車的鏡頭和廣角至超廣角適合大場面的鏡頭??梢愿鶕?jù)自己喜歡的題材側(cè)重考慮。
一般的17-85mm f4-5.6或18-70mm f/3.5-4.5這樣的中檔標準變焦鏡頭和18-55mm f/3.5-4.5的套頭因為最大光圈偏小,可能要配合閃光燈才能取得比較好的效果。如果不是著重拍攝汽車,可以作為人像鏡頭的補充。
除了70-200mm f/2.8這樣專業(yè)的鏡頭外,任何適合拍攝人像的鏡頭都可以使用。包括70-200mm f/4、85mm f/1.2或1.4或1.8、100/105mm f/2.8微距、135mm f/2或2.8、200mm f/1.8或2或2.8都非常適合。不排除很多影友會喜歡用廣角鏡頭來表現(xiàn)模特修長的腿部,但是在車展的環(huán)境下,人潮擁擁,用廣角鏡頭很難得到干凈的畫面,還是用中焦到長焦來拍攝人像更好,更有利于虛化背景、讓畫面看起來簡潔干凈。
最近還很流行用手動鏡頭轉(zhuǎn)接到數(shù)碼單反相機上使用,里面有不少定焦人像鏡頭拍出來的照片很有味道。但是在車展環(huán)境下光線偏暗,對手動對焦造成一定的困難。除非你有十分的把握,還是使用自動對焦鏡頭拍攝的成功率更高。
閃光燈
如果您有閃光燈,去車展拍攝的話就一定請帶上,當然別忘了帶夠電池。一般情況下除非您有擁有2.8以上的大光圈鏡頭,否則需要用閃光燈補光的機會就很多。雖然說可以通過提高數(shù)碼單反相機的感光度(ISO)來彌補光線的不足,但車展最大的問題不是光線偏暗,而是展廳本身的照明燈光和汽車展臺的造型光源形成的混合色溫的人工光線。使用閃光燈最大的作用是用閃光來統(tǒng)一模特面部的白平衡。
如果您沒有外置閃光燈,相機的內(nèi)置閃光燈并不是不能使用,可能需要用一個半透明的白色磨砂有機片來柔和閃光。請注意,任何遮光罩或體積較大的鏡頭都可能會遮擋內(nèi)置閃光燈,在畫面上形成黑色的投影。
三腳架
車展時會有很多很多的影友去拍攝,所以不會有地方給您架設三腳架的。如果不是一定要在高處用慢門拍攝車展的大場面,三腳架就可以不用帶了。要是有獨腳架,可以帶。
獨腳架在擁擠的地方還是可以為相機鏡頭提供比手持更可靠的支撐,您的數(shù)碼相機若是有實時取景功能,還能把相機舉過頭頂,拍攝一些特殊角度的照片呢。
攝影包
既然精簡了攝影器材,不用把全部鏡頭都帶上,那么用一個中型單肩攝影包就可以全部裝下了。雙肩攝影包背負起來比較舒服,不過在擁擠的地方取放器材很不方便。單肩攝影包滿載的情況下時間太長肩膀會很辛苦,這也是我們?yōu)槭裁匆喥鞑牡脑?。一個舒適的中型單肩攝影包,便于快速取放器材,換個鏡頭方便又快速。
數(shù)碼伴侶、存儲卡、電池
拍車展是個快門按動頻率最高的活動,光影變幻中汽車的各個角度、美女模特不斷變化的造型亮相, 都會吸引影友們的快門連發(fā),1GB的存儲卡也許不到半小時就拍滿。因此車展攝影必須準備充足的存儲設備。盡量多帶大容量存儲卡,避免中途頻繁換卡耽誤拍攝,數(shù)碼伴侶也應盡量選擇傳輸速率快,待機時間長的。而最需要特別注意的就是相機的電池,不僅要保證提前充滿,而且至少要有1塊備用,否則正拍得過癮時電池沒電,只能干瞪眼。
戰(zhàn)術篇——車展攝影技術技法
曝光的技巧
并不是太建議一般的攝影愛好者使用點測光方式,因為初學者往往不知道畫面上哪里才是中性灰的測光點位置,這樣還不如評價測光+曝光補償來得可靠。
需要注意的是,汽車表面往往會有強烈的反光,有時會誤導測光,需要進行+或-的曝光補償。拍車模則與舞臺攝影有類似的情況—聚光燈照亮了模特面部,但背景漆黑一片,用點測光或局部測光模式測量模特面部是最可靠的(不使用閃光燈的話)。
提醒初學者注意的是:要弄清楚相機的點測光或局部測光模式是否能與對焦點聯(lián)動,有的是在相機的自選功能上設置,有的則不能。這樣的話相機的測光點就會始終在對焦屏正中間的位置上,就需要采取“半按快門鎖定曝光量再重新構圖”的拍攝方式了。
使用光圈先決自動曝光模式是比較簡單的,可以讓畫面的景深始終在自己控制的范圍以內(nèi),然后用曝光補償來調(diào)節(jié)畫面的亮度即可。熟練的攝影師也會直接用程序或手動曝光模式來拍攝,只需要關注取景器內(nèi)的曝光水平指示也能起到類似的效果。
閃光的技巧
前面說的曝光技巧都是假設沒有閃光燈的情況。使用閃光燈有幾個需要注意的地方,一個是曝光模式;另一個是關于閃光燈的設定。
如果裝上外置閃光燈后拍攝出來和一般的傻瓜相機差不多,那就是用了程序曝光模式。程序曝光模式下使用閃光主體的曝光一般都會很正常,但背景多半是一片漆黑。這是因為相機為了“保險”起見,使用閃光燈時都會自動把快門速度調(diào)得很高,背景自然就無法充分曝光了。
使用閃光燈攝影最好用光圈先決自動曝光或手動曝光。在光圈先決自動曝光模式下,相機不但會考慮被閃光燈照射到的主體,閃光照射不到的背景的亮度也會被考慮進去,缺點是快門速度可能會很低,需要注意能否在手持的安全快門速度范圍內(nèi)(太低可通過提高相機的ISO來提高快門速度,即使是在使用閃燈的情況下)。
閃光時還考慮背景亮度的閃光功能在有的相機上叫慢速同步功能,在光圈先決曝光模式下打開和關閉閃光燈的快門速度變化若沒明顯變化,就是啟動了這種功能。
有經(jīng)驗的攝影師不會用閃光燈直接照射,直射的閃光光線會很硬,還有明顯的陰影,所以大家會采用間接閃光補光的方式(俗稱“打跳燈”)。就是在外置閃光燈的燈頭上固定一個反射片或柔光罩(半透明的白色磨砂塑料制品),閃燈的燈頭傾斜向上,靠反射回來的閃光照明。這樣的閃光效果比直射的均勻柔和得多,模特臉上的陰影看起來也不會很生硬。
能“打跳燈”的外置閃光燈的指數(shù)不能太低,燈頭還要可以旋轉(zhuǎn)才行。實際拍攝時可能需要用到“閃光曝光補償”功能調(diào)節(jié)閃光的亮度。
注意:閃光燈的照明范圍一般不超過10米。對著10米以外的景物使用閃光拍攝是一種浪費電的行為。
后期篇——車展攝影的RAW法則
RAW格式是獲得最佳圖片的基本條件
初學者一般不喜歡用RAW格式來拍攝、存儲,理由是文件很大,還要有專門的軟件來轉(zhuǎn)換,增加了數(shù)碼后期的工作量。然而由于車展的光線條件非常復雜,曝光難以做到每一張都很精確,加上閃光、色溫(白平衡)這些問題集中在一起,使用JPEG格式在后期很難達到RAW文件的處理效果,因此車
展攝影最終想要獲得最佳圖片質(zhì)量,采用RAW格式拍攝是基本條件。
RAW文件在后期有很大的曝光補償空間
一般的JPEG文件當然可以調(diào)亮或者調(diào)暗。問題是在調(diào)亮或者調(diào)暗的同時亮部或者暗部的細節(jié)同時也會被損失掉。RAW文件可以單獨調(diào)節(jié)亮部或暗部,即使原照片曝光不足或過度,都能在后期找會不少細節(jié)。在閃光攝影時特別容易出現(xiàn)主體人物很亮但背景很暗的現(xiàn)象,使用RAW格式在后期就很容易修正了。
RAW文件可在后期任意指定白平衡
混合色溫的人工光源會讓數(shù)碼相機的白平衡無所適從,因為閃光燈是標準的日光色溫,使用閃光燈照明,模特的膚色就能實現(xiàn)正常還原了。不用閃燈,只用現(xiàn)場光拍攝,模特的面部膚色設定就變得非常困難。RAW格式的照片可隨意指定色溫數(shù)值,總比JPEG格式用三原色的方法去調(diào)色要方便很多。
RAW文件可實現(xiàn)后期的“包圍曝光”
車展現(xiàn)場的光比很大,有的區(qū)域在聚光燈下很亮,而陰影部分又很暗。想要一次拍攝就能同時把亮部和暗部的細節(jié)同時保留下來的可能性不大。用RAW格式以標準測光值拍攝后,在后期處理時分別以亮部和暗部輸出,再進行圖層的拼合,在一張照片上保留亮部和暗部的細節(jié),大大增加數(shù)碼照片的曝光寬容度,這也是只能RAW文件能快速實現(xiàn)的。
真的嫌RAW格式太大,新一代的數(shù)碼單反相機還有文件量較小的sRAW格式(索尼數(shù)碼相機上叫cRAW格式),像素數(shù)比RAW格式小以外,具備RAW格式后期處理上的一切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