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為什么說加了手柄能加強對焦速度?
由電工原理可知:負載電阻=電池內(nèi)阻時電池提供的功率最大。鏡頭聚焦時伺服電機啟動,瞬時電流增大(負載電阻變?。?,電池功率下降,電池端電壓下降。加手柄后,兩電池并聯(lián)(電池內(nèi)阻并聯(lián))內(nèi)阻變小,也就是電池功率增大。
二、單反拍照主要技術(shù)及注意事項
單反拍照需要注意的地方基本上和單反無關(guān)了。。。
低端中端單反感光元件差別很小,對焦模塊主要差別在于對焦速度,對焦精度和對焦點多少。個人認為對焦點用中間那一個就夠了,而前面兩個參數(shù)不同單反間差距還真不是很大。
1.操控,中端單反能在你確定目標后在很短時間內(nèi)把所有參數(shù)都調(diào)整好,而低端單反有時候可能還要進菜單
2.肩屏,這個主要是看設(shè)置用的,節(jié)省時間節(jié)省操作,也省電。
3.五棱鏡/五面鏡,前者更明亮
4.連拍速度,拍高速物體有用
5.實時取景,旋轉(zhuǎn)屏,這個主要是拍微距或者拍很高或者很低角度時要用
6.錄制視頻,注意單反在錄視頻時不能變焦不能自動對焦
7.CCD/cmos,現(xiàn)在就尼康的D3000一款用CCD,高感下比cmos差不少,雖說色彩更好。慎選擇。
8.尼康的部分機型沒機身馬達,有些鏡頭不能自動對焦,要注意。
機身差不多就上面7條了,一條一條打的不容易啊。其實機身差別不大,你多關(guān)心一下鏡頭。
1.鏡頭防抖還是很有用的,尤其是長焦鏡頭
2.超聲波馬達能提高對焦速度,但不明顯(親身使用結(jié)果)
3.鏡頭差別比機身差別大多了,而且鏡頭對成像的影響也比機身大多了,所以重心盡量放在選鏡頭上。
4.如果要配套頭還是建議18-55,便宜而且實在,其它套頭就是焦距長一些,成像不一定好但價格一定貴。
三、長焦鏡頭拍風景如何獲得大景深
影響景深一共有三要素:光圈、物距和焦距,你只能在這三者之間進行控制,還有一方法是利用把主體拉遠的法可以拍到全實的照片,具體做法是:把相機和拍攝主體(景物)的距離控制在30以外,因為當你對30米以外的主體拍攝時從焦點一直到無限遠都是實的(當然焦點之前最好不要有景物)。
四、為何將鏡頭打到長焦段看光圈,調(diào)節(jié)光圈時,光圈沒有變化?是不是鏡頭問題
長焦最容易出現(xiàn)的問題就是跑焦和虛~
跑焦是因為機身不行,或者是鏡頭的對焦速度慢,所以,很多長焦鏡頭為了提高對焦速度都加了驅(qū)動馬達~
虛就是因為持相機的人的抖動造成的,所以,要用防抖來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