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關于攝影的主題題目
如何使你的照片主題鮮明,主體突出是攝影的一個很重要的問題。攝影是造型藝術,造型就要主題鮮明,要想主題鮮明,有時就要主體突出。即使在風光攝影中,雖然不像紀實或人像那樣有一個很指向性的主體,但是仍然有一個相對比較突出的主體或主體群,這樣你的攝影才能表達的鮮明生動。造型造型,營造有型的事物,營造就是布局和構圖,本文主要從構圖、用光、影調、光調、色彩等幾個方面進行總結,難免有個人偏見,請批評指正。
一、構圖
所謂構圖,就是對鏡頭內的景物進行組織安排布局。主要取決于攝影的角度、視點、取景范圍等。角度視點主要取決于觀看事物時攝影者與景物之間在三維空間的位置關系,比如距離多遠、高度多高、方向如何等,這是觀察事物和攝影的最基本的問題,也就是搶占有力有利的地形。視點角度方向確定了,接下來就是選取鏡頭取景范圍,也就是選取事物的哪一部分,突出事物的哪一方面。這不僅取決于鏡頭的焦距,有時也會因為攝影環(huán)境的開闊與否。攝影環(huán)境開闊,取景的自由度就高,反之就會低。關于怎樣選取視點問題不做詳細討論,重點討論一下如何在鏡頭內布局景物,就像如何在畫布上作畫一樣。
我個人認為,不論你選擇景物的那個側面,都要選擇這個景物在這個側面的最有特點的部位進行表現。一個景物或事物,不管在什么方向上都會有一個最為生動形象的特點,把這個事物在這個方向上的特點表現出來就達到了造型的目的。其次,任何事物或者景物都有所謂的前后左右的方向問題,至少在你觀察的位置上或者約定俗成的會有一個這樣的方向問題。比如人,我們把面部朝向作為正面,就會分為正面、側面、后面、上面、下面等。細分就會出現作前側、右前側、左后側、右后側等,俯視、仰視、還有前俯、后俯前仰、后仰等。
構圖上最基本的構圖方法有幾何中心構圖法和黃金分割點的“井字”構圖法。幾何中心構圖法就是將主體安排在畫面的中心位置,這種構圖方法主要運用在具有左右、上下幾何對稱的主體事物當中,例如具有左右上下對稱的建筑等構圖中,一般左右對稱的往往將主體安排在左右的中心點上,上下對稱的主體安排在上下的中心點上?!熬弊謽媹D也就是根據主體的朝向將主體分別安排在“井”字的四個黃金分割點上。這兩種構圖是傳統的基本的構圖方法。由于黃金分割構圖比較普遍,有時在拍攝具有對稱的主體上也會運用上,比如,一個主體時左右對稱有時會將主體或者主體重的主要表現部分即視覺重點(有時又叫視覺趣味點)安排在左右的中心偏上偏下的某個黃金分割點上,上下對稱的主體或視覺中心也是如此。這兩種構圖是比較傳統的具有內斂性質的構圖基本方法。除了對稱以外,還有平衡構圖,就是主體和陪體在畫面布局上看上去會感到左右重量的平穩(wěn),上下的平衡,給人以四平八穩(wěn)的感覺。
拿人作為主體進行舉例,我個人的做法是,將人放在一個立體的空間中,這個立體的空間是一個圓柱型的空間,在這里我只考慮左右的關系,上下的關系可以參照左右關系進行變通。這個圓柱以畫面的中心為中心,以到左右黃金分割點為半徑,一個站著的人則假想他在圓柱的邊緣上,面部是向著圓柱中心軸的,當他面對你是不同的方向性時,可以考慮是他在圓柱上轉動到不同的位置,正面對你和背對你的時候可以假想成是圓柱將人轉動到這個位置,所以構圖的時候人會在中心位置,當人是左或者右側面的時候,人的面部正對畫面的中心軸上,這樣圓柱就將人轉動到最左邊或最右邊,當人是左右前側身看著你的時候,就假想是圓柱將人轉動到了與你形成的這個位置,人的布局就要多少相中心位置偏移,這樣相對就會感覺平穩(wěn)和平衡。人的正面對著你越大越接近中心軸,最大值就是正對你,正面對著你越小,越偏離中心軸,最大值就是完全側身對著你,在圓柱的左或者右的邊緣上,也就是黃金分割點上。
這只是自己的個人構圖方法,有時在拍攝過程中有時是不能完全遵照這種原則的,有時會因為主體的動作視線等好多因素進行綜合考慮,大多數情況下只是大體上遵循這樣的原則。這是單個人作為主體事物的時候,別的方面風景等構圖可以參考這種構圖方法靈活運用,而且主體或者主要視覺中心不同,構圖的方法也會不同,比如我們拍人的全景的時候可以遵循這種原則或方法,如果是近景或者特寫,則表現的主體或重點就不再是人而是人的表情或者人的人的眼神,因此這只是個人的一般的方法。當拍攝主體和重點不是單個而是有主體有陪體的時候就要將主體與陪體考慮進去綜合布局,這樣這個假想的圓柱就不再遵循黃金分割的位置關系,這要靠自己的感覺進行確定和安排。以上主要考慮和說明的是傳統構圖中最基本的兩個構圖方法,除了對稱、平衡、黃金分割“井”字構圖外,還有很多種,諸如:環(huán)形、S形、三角形等,除了對稱平衡關系外,還有陪襯、對比、呼應等關系等,這些都是傳統構圖中比較注重考慮的布局和關系。
二、光影
藝術是表達宣泄感情的載體,攝影是光影的藝術,是用光作畫,因此光影成為攝影除了構圖以外的另一個表現因素。因為有了光,我們才能根據光影的分布進行構圖,所以就攝影的本質來說是光影。所以用好光對攝影來說尤其重要,不論是圖片攝影還是影視攝影。在色彩未參與攝影的黑白攝影時期,光影是表達感情的一個根本因素。光影分為影調和光調兩個部分,籠統上都可以稱為影調,兩者之間有著非常細微的差別,往往統稱為影調,但是這兩個的側重點有所不同。影調往往側重畫面的整體調子,光調往往更加具體,主要指光與影的具體分布也就是光的階梯分布性質,色彩參與攝影后,在影調的基礎上有產生出色調。(我的這種說法不知是否科學,因為是信手寫來,還有待大家指正。根據畫面的明暗成分的多少,影調分為高調、中間調和低調,也稱亮調、中間調和暗調,根據明暗的對比強弱,分為硬調、中間調和軟調。這兩種調子所指是不同的,亮暗調主要指的是影調,硬軟調主要指的是光調。一般來說,亮調表達的情緒明快、積極、向上,但是也會給人淺薄不厚重深刻的感覺,暗調表達情緒抑郁、陰暗、沉重的情緒。硬調表達的情緒結實、厚重、有質感、矛盾關系尖銳,是一種沖突而不是抵觸。軟調表達輕快、矛盾關系表現平緩,是一種抵觸而不是沖突。影調光調的風格形成主要由客觀和主觀光線、質感兩種因素有關。光線決定影調光調,決定了畫面情緒的表達。同時作為構圖因素,也是構圖中考慮的重要因素。在畫面中,不論什么樣的畫面,我們所要表達的主體或主要部分,主要內容都會在一定的環(huán)境當中,因此,任何一幅攝影作品都會有背景,這也是現實存在的必然,因此怎樣正確處理好主體與背景的關系成為構圖考慮的重要內容。我們往往為了突出主體或重要部分,往往把主體放在反差比較大的背景上,這樣我們表達的主體就會鮮明生動,有立體感。因此構圖上考慮光影就成為突出主體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手段。一般情況下,明和暗往往具有這樣的感覺和性質,亮的事物往往給人明快、活潑、開闊、擴展、向后縱深退縮的感覺,暗的事物往往給人沉重、抑郁、內斂、頑固、向前的感覺。因此,在構圖上,我們常常將暗的事物放到亮的背景上,比如剪影;或者將亮的事物放在暗的背景上,比如火光、煙火、日出等等,將具有明暗分布的主體放到反差相反的背景或者具有中間調子的背景上。因此,要想將主體表達生動,往往注意將主體和背景分離。其中光影的運用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
三、色彩
色彩除了真切還原物體的本來面目使人獲得正常的視覺感受以外,也是最為重要的情緒元素。在色彩未進入攝影以來,情緒的表達主要依賴于影調的營造。色彩一旦進入攝影,就成為攝影中最為重要的情緒元。色彩與光影共同形成攝影的視覺造型重要載體。因此在彩色攝影中,我們討論攝影的情緒表達一般會討論畫面的影調和色調兩個方面。
影調已經在上面講過,單就色調來說,一般分為暖調、冷調,當然也有中間調,但是由于色彩的鮮明性,一個攝影畫面中很難做到冷色和暖色均衡,因此大部分的彩色攝影中都會有一種色調的傾向性。色調的傾向性決定了表達畫面藝術感情的傾向性。色彩的運用還能夠體現畫面的旋律,形成和諧統一的節(jié)奏。所有的藝術都是具有節(jié)奏的,旋律和節(jié)奏決定了感情表達的起伏。因此,一部好的藝術作品,往往非常注重旋律節(jié)奏的和諧統一和節(jié)奏上的變化。攝影鏡頭的運用,往往使攝影的主體透視關系形成感覺的不同。因而使攝影風格形成獨特的風格。大家知道的常識就是,廣角夸大了主體與背景前景的位置關系,夸大了視覺透視感覺上的效果,往往產生縱深感,是畫面更加有層次。長焦鏡頭壓縮了主體與背景。前景的位置關系,使畫面產生靠近和擁擠的感覺。同時,由于鏡頭的不同也會產生景深的不同,廣角產生縱深的景深,景深范圍大,長焦往往景深淺,因而會使前景和背景模糊甚至完全虛掉。廣角視角大,包括較大的范圍,長焦視角窄,往往包括范圍較小。為了突出攝影主體的特點,我們往往選擇比較合適的鏡頭進行創(chuàng)作。比如,表現廣闊的空間、風光,顯示磅礴的氣勢,或者突出主體在前方的位置,我們往往用廣角增強這種效果。為了表現空間的擁擠或者特別強調主體的特點,往往用長焦,將主體進行特別的強調突出,進行虛化背景。我個人還認為,通常所說的那種景深鏡頭往往更加具有紀實風格,表達的含義更加客觀真實,攝影者個人的主觀干預較少。長焦鏡頭由于突出了主體的特征,具有較大的主觀性,因此感覺具有較強的個人主觀感情和風格,長焦表達的往往是一種心理因素起作用的影像,比如浪漫等性質。有時為了表達某種構圖形式的美感,這種長焦往往會形成一種平面化的幾何圖案的視覺風格,構圖簡潔使畫面形成一種的抽象的感覺。廣角往往強調的是主體與陪體的大小對比關系,長焦強調的是主體與背景前景的虛實對比關系。
四、運動
除了鏡頭上景深的大小虛實對比能夠是主體更加鮮明突出外,運動的對比往往也會使主體更加突出。為了使表達的主體鮮明突出,我們往往會利用運動進行表達,有些干脆是表達運動。當然,所有的藝術都是在表達運動和節(jié)奏,節(jié)奏就是運動的一種外化形式。只不過,攝影表達的運動是一種運動狀態(tài)、運動趨勢、運動瞬間,是凝固了的運動。為了表達運動,有時會通過運動的環(huán)境表達靜止的主體,比如加長曝光時間拍攝路面中間的崗亭,那么路上行駛的車輛就會形成運動的虛像,晚上會形成光帶的脫影。有時為了表達運動的主體跟拍運動的主體,用較短的曝光時間來凝固運動的主體,而背景則形成虛的脫影,比如跟拍行駛的車輛或者運動中的足球運動員。有時讓主體模糊紀錄被攝主體表達主體的運動,比如拍攝夜晚的車流,使公路上的車流形成光帶的河流,延長曝光時間,時瀑布形成白色的柔和的絲帶感覺。有時又會通過凝固主體運動的瞬間,表現主體的本質和精神,如,高速拍攝子彈穿透蘋果,使人能夠充分認識了飛速運動中子彈的某一個瞬間的狀態(tài),迅速撲捉某一個戰(zhàn)士中彈一剎那的狀態(tài),表現戰(zhàn)爭的殘酷和戰(zhàn)士的英勇精神等等。因此,攝影的表達速度,使我們看到了運動著的主體事物的狀態(tài)和本質面貌。有時,攝影的本質其實就是在紀錄各種事物的本質和精神,而這種本質和精神恰恰是通過運動表達出來的,因此表達運動成為攝影求真求實的一種更高的要求。所有的藝術都是在描述、表達、表現運動。攝影作為藝術的一個門類也不例外。因此,本質上攝影表達的都是事物運動狀態(tài)這一事物的實質。大家可能認為風光攝影和人像攝影表達運動不是很強烈,其實不然,風光攝影中風光的奇觀是表達的是地球地質的變化、四季的更替的運動;人像攝影中表達的是人的行為和精神活動這一精神運動。因此在人像攝影中,準確細膩的抓取人物細微的表情,更能夠反映人的精神面貌,因此著名的攝影大師都非常注意抓取人的最為生動細微的感情的那一個方面,而那一個方面往往也是最為人最為真實的一面。比如抓取痛不欲生的表情和動作可以反映人們痛失親人的悲痛,反映人類崇高的親情,抓取細微的羞澀與喜悅表情可以表達少女初戀的幸福溫馨和反映愛情對人類的影響等等。因此,人像攝影高的境界不是模特的姿勢擺的如何優(yōu)美而是在優(yōu)美的外表下一顆崇高的心靈。
希望對各位有用。
2. 關于攝影的主題題目大全
我們攝影師是寫拍攝計劃,列一個主題,然后圍繞它拍一組照片
例如:環(huán)境,人生這個主題:
大一新生的期待,這里有一個開篇,寫高中幻想的大學,4到5張照片
真正的大學時光,這里有一個跨頁,10到20張照片,重點選擇一個大一大二的學生當主角,做成圖片故事
不同的人生,不同的大學:這里是重點,一般整2個跨頁到3個跨頁,30到40張照片,拍攝的任務比較繁重,力求用不同人的視角,不同人的感悟立體表現人生環(huán)境
不同的大學時光,不同的結局:這里可以找一些老校友,采訪下他們的人生之路,準備2到3個跨頁,30到40張照片
結語,這里寫上自己的總結和感悟,10張照片
然后這就是一個完整的圖片故事,我們攝影師干的就是這活兒
希望能給你參考作用
3. 有關攝影的主題
延時攝影一般選擇風光片中流動的云,水,以及都市里的車流,人流等有規(guī)律運動的物體。
4. 關于攝影的主題題目有哪些
1.概念性主題這是一個很廣泛的含義,攝影師可以根據多方面的因素來表達某種特殊的含義,例如模特兒的表演、服裝的分類、化妝造型的不同。這類主題的視覺性很強,是我們從畫面上可以明確區(qū)分出來的。我們還可以給它取一些好聽、令人印象深刻、有聯想力的名字,例如夢境、天使、幻想等。
2.故事性的主題這種主題是以一段故事為主線來表達的。故事性主題的拍攝難度稍微大一點,攝影師在拍攝的同時,還要擔任導演的工作,這也是現在比較流行的一種方式,很多婚紗照也會采用這種方式,闡述倆人的愛情。這種主題拍攝在布景選景的同時,也需要加入模特兒的表演。
3.拍攝手法為主題這也是現在比較流行的一種拍攝主題,攝影師自己可以有很強的主觀能動性,比較常見的是利用短焦結合廣角鏡頭的拍攝方式。利用廣角鏡頭的特性,可以營造出主體人物突出、環(huán)境透視感強烈的作品,這類作品也具有很強的形式感。
5. 專題攝影主題題目大全
?攝影作品如何投稿?
向一個錄用概率微之甚微的圖片市場寄去攝影作品,這是一種自發(fā)和冒險的投稿行為,是很多攝影愛好者對自由職業(yè)的首次嘗試,也是對存在的某種機會的尋找。雜志通常是向圖片市場投稿的第一個目標,原因很簡單,因為它對所有的攝影主題而言都有著相當大的包容性。但與此同時,許多其他的圖片市場也值得一試,如掛歷、明信片、旅游公告牌、本地商業(yè)、新聞、圖書、照片圖庫和設計公司等。很顯然,這種工作方式非常具有偶然性,因為你完全是在黑暗中摸索:寄出很多照片,茫然的寄希望于那些素未謀面以及那些從未聽說過你的人恩能夠喜歡你的攝影,并從所有的投稿稿件中挑選你的作品發(fā)表。但是這是一種有價值的學習曲線,因為每一次遭到退稿的挫折(你會發(fā)現大多數人在事業(yè)早期都是如此),都會使你更下定決心使自己下次做的更好。最終成功速率將使你達到一個經濟平衡點:幾乎所有的投稿都會為你帶來利潤回報。投稿作品成功的關鍵所在,是要研究你所選定的市場對商業(yè)照片的需求。你需要翻閱那些已被選用的照片,并確定你所拍攝的照片是否適合這個市場,不僅包括拍攝主題,還有圖片風格和質量,你同樣需要考慮何時投寄你的稿件,這樣他們才會在適當的時間考慮你的作品——如果你寄照片給掛歷出版商的時間,是在他們挑選完下一年掛歷圖片后的一個月,那這將是毫無意義的行為。最初,這些因素往往被忽略,原因很簡單:你投寄第一件作品的興奮感占了傷風。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對于合適投寄與往哪里寄,你將更加慎重。分析每一次投稿的結果也是至關重要的,這樣對特定市場的照片需求會有更好的知覺。問問自己為什么有些照片被退回,同時回顧那些被出版商選用的照片,在那些被拒絕的照片之上,是你將來能獲得成功的鑰匙。你可能會發(fā)現某個明信片出版商偏好陽光明媚的藍天,另一個更喜歡生動的光影;或某家雜志編輯對特定的外景很感興趣。從根本上說,投稿是一種清楚的過程??吹匠晒Φ南M?,然后清楚所有會使你投稿失敗的因素。這在一開始是項艱苦的任務,但如果你下定決心、努力工作,你將能定期出售照片。你也將與這個圖片市場確立一種強大的關系,通常會為你帶來更大、更好的事業(yè)。?可行的圖片市場中,雜志是目前最大、最易進入的市場——因為已經出版的大量雜志滿足了所有的主題、興趣和口味。舉例來說,英國已經出版了數千種雜志,其中有許多缺乏向一流攝影師約稿的資金預算,他們依靠自由職業(yè)者門供稿,以滿足雜志對圖片的大量需求。這意味著每年每月,都有上萬張的圖片需求量和上百萬需要支付的稿酬。還有,你無需成為一個明確的自由攝影師身份來涉足這個領域,許多雜志所選用的照片,是那些有著自己本職工作的攝影迷們在其他業(yè)余時間所拍攝的作品。攝影主題向雜志出售作品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圍繞一個你感興趣的事物確定攝影的主題目標。攝影類雜志是最顯而易見的選擇,就象愛好攝影一樣,你的其他愛好會給你帶來更多的機會。如:園藝、古典轎車、旅行、釣魚等。無論你選擇什么何種主題,你可能需要經常買這類雜志,這樣你對他們需要什么類型的照片才會有一個很好的概念。不僅如此,你還要必須成為一個把攝影融入你其他愛好的攝影師,這樣你才有可能擁有合適的主題照片——那些能賺錢的照片,來為現成的文字配圖。在我還只有十幾歲時,我就用這種防哪個法開始我的自由攝影生涯,一開始向那些我經常閱讀的攝影雜志寄去我最好的作品,希望他們能作為“操作指南”中的插圖,或被“讀者來搞”欄目選中。得到最初的成功后,我又開始開拓其他領域的雜志,例如旅行類刊物。不出兩年,我發(fā)現攝影所得收入開始大于攝影所需支出——這在當時聽上去很令人吃驚,甚至當我現在已經是一個自由職業(yè)攝影師時,我仍然感到吃驚。了解市場在投稿之前,你要花一些時間分析你所選擇的雜志。查一下編輯名單,看該刊物是否有專職攝影師,這種情況在攝影雜志非常少見,但如果有這種情況,將使你出售照片的可能性大大降低。然后你要查看每張照片的作者名字以分析供稿的情況——有許多不同的作者是好事。如果只有一到兩位攝影師則意味著這本雜志有其主要供稿人,這并不是說你就不應該再想它投稿,雜志編輯總是在尋找優(yōu)秀的供稿人,當然遇到這種情況會降低你成功的可能性。向那些不太熱門的主題雜志(如藝術品與手工藝類)投稿是有個很好的機會,因為只有較少的攝影師向他們投寄稿件,旅行、登山、露營、鐵路和培訓類刊物都為你提供了極好的機會。然而如果你接觸家居、花園、汽車、摩托車和絕大部分體育主題,你將發(fā)現大量的約稿照片,盡管投稿作品依然存在,但它的市場已經非常小了。如果你讀已經購買和閱讀過的刊物投稿,對于他們喜歡何種風格和哪些欄目會選用自由攝影師的作品,你應該有個很好的概念,你還應該注意這些照片是黑白還是彩色的,并翻看雜志是否有“歡迎投稿”的文章及其細則與條件。這些都將指引你走正確的方向。技術支持除非刊物有特殊聲明,你在投寄彩色稿件時都要假設出版商只接受正片(或成反轉片)——攝影雜志與其他印數較少的刊物能接受沖洗好的照片,但絕大多數的出版商不能接受。如果是黑白稿件,你可以拿沖洗好的照片,或者將彩色底片沖印成黑白照片再去投稿。現在越來越多的雜志開始使用數碼技術,所以你可以寄去作品光盤,或者直接給雜志EMAIL掃描好的照片。在膠片尺寸上,多上雜志都樂意接受35MM膠片,但更多的圖片排版,如整頁、跨頁圖片或者主要封面圖片都需要更大的膠片。為以防萬一,你應該表明所有相關的技術資料。這些資料因市場而異——對戶外雜志而言,詳細的外景地點資料至關重要;但對攝影雜志而言,相機、鏡頭、膠卷、濾鏡和曝光速度等更有價值。這些資料可以寫在標簽紙上貼在膠片袋上或照片背面。首次投稿向雜志投稿的常見方法是提供已有的作品,然后附上信件,說如果這些照片被存檔保留以便日后有機會使用的話,你將非常高興。那些使用自由職業(yè)攝影師作品的雜志編輯們,通常會把稿件按供稿者姓名或按主題或按場景等歸檔。當需要一篇特稿文字配圖或為空白版面加圖時,雜志的編輯人員會查閱已有的投稿作品并加以篩選。如果你不介意將你的照片放在雜志社6個月或者更久,這是一個行之有效的辦法。這樣稿件被選用的機會大大增加,一些攝影師存放在雜志社的照片有幾百張之多,在每一期都能發(fā)表一些。另一種選擇就是向特定的專欄或專題投寄照片,如攝影雜志的“讀者來稿”欄目。這種投稿方式成功率相對較低,但是雜志社回立即退回未被選用的稿件。遇到這種情況,投稿主要考慮的問題是配合雜志社的組稿進度。對于一本月刊來說,8月的刊物可能在7月上市,而組稿工作可能在4月底5月初就已經開始了。所以如果想寄一些雪景給旅行雜志,就必須在初秋時投稿,否則就趕不上組稿期限。對所有帶有季節(jié)性特征的雜志,你都要考慮他的前提時間量。你也可以根據雜志的選題投寄稿件。這是最沒有把握的一種辦法,如果選題不對的話,就會被退稿。因為雜志編輯總是在尋找新鮮、有趣、與眾不同的選題,如果你仍用那些熟知的內容就沒有理由被選用。不論你用什么方法都無法保證成功,最初可能會有一堆的退單,但如果你分析一下退稿的原因,改進確定并堅持不懈,最終將會看到你的作品成功發(fā)表——哪怕在是雜志不起眼的一頁中的一張小照片。不斷的成功一旦你獲得了第一筆收入,你將驚訝不已的是,接下來的成功是如此簡單,就好象萬事順通、茅塞頓開。你不再毫無目標,而是能有的放矢的掌握投稿時間和投稿稿件。事實上,如果某雜志的編輯人員對你的名字和作品開始有所了解,他們就會優(yōu)先選用你的作品。作家、編輯、美術編輯都是大忙人,如果他們發(fā)現一個攝影稿件的資料袋中可以找到所需要的照片,他們就不會再看其他陌生的作品。這就是為什么你在一期接著一期的雜志中總能看到相同的攝影作者,這并不是因為他們拍攝的照片有多好,而是因為編輯對他們的不懈努力已經有所認同的結果。一旦你踏上這個舞臺,并給人留下了一個有能力、可信賴的印象,你就可以每月致電雜志社,詢問他們有無特別需要,這樣可以大大提高成功率。雜志社也可能與你相約特別的攝影稿件,甚至提前幾星期預約,讓你為其拍攝照片。雖然你仍然無法保證你的作品將肯定被選用,但這與無法靠攝影賺錢已有了天壤之別。成功的秘訣不僅在于拍攝合適的照片,還在于及時供稿,不要為拖欠稿件找借口,也不要讓人覺得討厭。對那些每隔一兩天就電話詢問自己的稿件是否被采用的人,雜志編輯或作者感到厭煩。如果你能結實的提供他們所需要的稿件又不打擾他們的工作,你將會贏得很多朋友。需要記住的很重要的一點:雜志編輯的工作流動性很大,如果你已經與某些人建立了良好的工作關系,他們會在調往另一家雜志社工作后仍然選用你的作品,盡管這可能是完全不同的領域。拓展領域一旦你對某種雜志市場已經非常熟悉,那你就應該冷靜的考慮一下尋找其他類型的刊物。如果你喜歡拍攝風景和有趣的外景,那么各種鄉(xiāng)間和傳統題材值得一試。如果你有可愛的孩子,你可以為他們拍照,然后寄給那些父母讀物——甚至你不經常閱讀這些雜志也沒關系。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每周或每月定期拜訪刊物經銷商,并且花點時間查看雜志市場。這將使你不錯過每本新雜志,它可同時使你留意以前曾忽略的選題。事實上,在每次拜訪經銷商時查閱雜志的不同欄目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否則你將對可能存在的機會一無所知。雜志稿酬根據雜志的不同情況,如印數和市場需求,照片稿酬的標準差距相當大,但它通常與使用照片的尺寸大小成正比。一般來講,暢銷雜志的稿酬比普通雜志高很多,封面稿酬比其他的高。
6. 什么叫攝影主題
通過照片記錄社會,反映社會現象,加深人們對社會的了解
7. 有關攝影的主題名稱
粗淺地說,攝影主題就是所拍攝的主要題材。深入地說,應該是作品所展現的和作者想傳播讓讀者知曉的主要事實,或者作者想表現或表達的主要思想。
大多數情況下作者會用作品的標題給予明確的標注或引導。但也不乏一些思想內容比較深邃或隱晦的,或是作者有意營造開放性思維的作品,不給出標題而讓讀者按各自的感受去領悟。欣賞這類作品需要根據組成畫面的各種元素給自己的觀感去理解作品所表達的中心思想,有時還需要對作者及其創(chuàng)作歷程進行一定程度的了解才能更好地理解他們的作品。
舉例來說,解海龍老師拍的“大眼睛”系列,拍攝的主要題材是農村里的兒童,其思想主題則是揭示貧困地區(qū)兒童輟學這個社會現實問題,以引起社會廣泛重視并加以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