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美能達35-80鏡頭
美能達AF17-35mm F3.5G這個超廣角鏡頭,作為G頭,它的做工非常精良,是美能達所有鏡頭中出類拔萃的。
它使用了多枚特殊鏡片:前組第2片為復合型非球面鏡片,后組第14片為玻璃非球面鏡片,在后組還有2片AD特殊低色散鏡片,難怪它身價不凡。
成像也是毫不含糊,全開光圈時解像力即極為優(yōu)秀,只有邊緣區(qū)域稍微松散,色彩濃厚油潤,非常討好。
變形控制則極為優(yōu)秀,在5個17~35mm變焦鏡頭(佳能、尼康、騰龍、適馬)當中堪稱變形控制最佳者。
2. 美能達28 80鏡頭
這款鏡頭被稱為“電影鏡頭”,是因為該鏡頭設計為用靜音馬達的電動變焦鏡頭,這樣變焦過程可以十分平滑,比手動變焦更容易控制。
這款鏡頭樣子十分威猛,其G標顯示其帶有美能達專業(yè)鏡頭的血統(tǒng),采用了5片非球面鏡片和3片ED鏡片,成像素質(zhì)可以信賴。就是其十分沉重(1250g),很難想象用于日常掛機,除非是為了鍛煉身體。且其價格不菲(14999元),不屬于家用標準變焦鏡頭。其實還是推薦24-70/4ZA加70-200/4G的組合。
3. 美能達28-85鏡頭
美能達70-210 F4是原廠的鏡頭,而威達(VIVITAR)是一家美國公司。我曾經(jīng)有過威達70-210 F3.5鏡頭,感覺質(zhì)量還不錯,至于它和美能達70-210 哪個好,恐怕是見仁見智的問題。
4. 美能達28-70鏡頭
優(yōu)點: 成像畫質(zhì)色彩濃郁,鏡頭做工厚重,比24-70沉、且粗。用料實在,金屬鏡身,24-70為塑料鏡身。堪比現(xiàn)在德頭的金屬用料。用好了,一輩子的滿足,不想再換任何頭 缺點: 早期產(chǎn)品馬達經(jīng)常壞 總結(jié): 值得擁有的好鏡頭,現(xiàn)在即使24-70、35 1.4G、24 1.4G等牛頭依然用塑料機身,早期產(chǎn)品28-70的做工用料厚道,現(xiàn)在真很少見
5. 美能達 35-70
這個鏡頭有三個版本,第一代版本是徠卡原廠生產(chǎn),光學結(jié)構(gòu)基于徠卡著名的蘇米克隆結(jié)構(gòu),但因為是配合徠卡CL(廉價版M)的鏡頭,所以在用料、工藝上與正規(guī)徠卡M系統(tǒng)的鏡頭有較大差距,發(fā)色很接近徠卡正規(guī)M鏡頭的風格,不過因為是廉價版,所以在光學的2線性上處理沒有正規(guī)M鏡頭好,2線性比較強,畢竟是廉價版鏡頭。第二代版本是徠卡與美能達終止合作之后,美能達在原徠卡設計上自己生產(chǎn)的,風格與第一代類似,但因為玻璃、鍍膜都是美能達自家的東西,所以發(fā)色上風格差異明顯,第三代則是美能達拋棄了徠卡的設計,自己全新設計的鏡頭,配合美能達CLE機身推出的,這一代光學素質(zhì)最好,屬于美能達在當時最好的光學、制造體現(xiàn),但風格上已經(jīng)與徠卡截然不同了,屬于完完全全的日式美能達風格。
這款鏡頭的缺點比較明顯,40/2在徠卡原廠M口機身上(除CL\CLE\祿萊外)是沒有相應的取景框的,裝上M的時候顯示的是50取景框,所以取景有一定的約束,另外可以通過打磨屁股讓鏡頭變成35框,這樣更接近一點標準取景視覺。另外不管是123代,2線性都是比較明顯的,對于喜歡焦外的人來說是一個遺憾。優(yōu)點就是它應該屬于目前性價比最好的徠卡M口鏡頭了,一般而言1、2代光學性能一般,但可以品味徠卡風格,3代則可以感受當時最強美能達光學。
6. 美能達75-300鏡頭
如果你是說美能達AF卡口的鏡頭,這三種基本差不多
如果你是全畫幅數(shù)碼相機或膠片相機,100-300或100-200適合你,推薦100-300
如果不是全畫幅的,70-210或75-300的更好一些
具體上,100-200 F4.5因為恒定光圈,在使用上會方便些
7. 美能達28-80鏡頭
MD口直接買美能達MD口老鏡頭就可以了,MD口是美能達的經(jīng)典、輝煌時代,現(xiàn)在二手的價格也十分便宜,首選MD 50/1.4,成色好的差不多800-1000元。其實美能達最經(jīng)典的MD口不是定焦而是28-85等一些當年和徠卡合作時期的變焦鏡頭,價格相對也比較貴一點。
另外以前海鷗的MD口鏡頭價格較便宜,如58/2.0,一二百塊就可以買到,但成像較硬。
8. 美能達24-85鏡頭怎么樣?
索尼A口鏡頭繼承自美能達,全幅鏡頭的成像圈較大,也就是像場較大,他能完全覆蓋24nnX36mm的全畫幅傳感器或者135膠卷。
半幅鏡頭則成像圈較小,像場只能覆蓋APS-C畫幅,用在全副相機上,某些焦段會出現(xiàn)黑圈或者嚴重暗角,影響實際使用。和其他品牌的鏡頭一樣,再有索尼對自己的半幅鏡頭都有“DT”字樣標記,以方便消費者的選擇。
9. 美能達35-80鏡頭怎樣
理光鏡頭(理開農(nóng))給人的印象是外形精巧、做工精細、手感細膩,但光學表現(xiàn)和鏡頭用料卻沒有多少特色和亮點,就光學質(zhì)量而言它們比國產(chǎn)的同類產(chǎn)品也沒有多少優(yōu)勢,屬于一個水平。
理光35-70/F3.4--4.5 變焦鏡頭卻是個個例,其成像清晰銳利、層次豐富、色彩艷麗、加上還有微距功能,在上世紀八十年代曾受到過很多攝影愛好者的追捧,北京的沙占祥老師曾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初出版的《攝影鏡頭的性能與選擇》一書中對該鏡頭也有很高的評價,稱其光學素質(zhì)高于當時佳能的同規(guī)格鏡頭,和賓得、美能達的相若,但略低于尼康。說實在的,其順滑的手感、漂亮的鍍膜,真讓人愛不釋手!由于生產(chǎn)年代久遠,也可能是品牌認知等因素影響,目前這款鏡頭的售價很低,九成新,無霉無修的只有2~3百元左右,是PK一族不可多得的利器!如果你用賓得或三星數(shù)碼單反千萬別錯過它。10. 美能達35 80
索尼的鏡頭系統(tǒng)是比較復雜的,有傳統(tǒng)單反A口和微單E口兩大類,其中A口有半幅機和全副機的分別,而E口也有半幅機和全副機,總共就是4個規(guī)格。鏡頭本身有索尼鏡頭,美能達G鏡頭,還有蔡司鏡頭,這還沒包括美能達和蔡司的老鏡頭,索尼家高端蔡司鏡頭和G鏡頭不便宜啊,窮人買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