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移軸鏡頭為什么效果那么好
移軸攝影,是城市風光攝影,城市建筑攝影,一種模型般效果表現(xiàn)的,一種特殊攝影方式。
在正常的城市風光攝影中,我們會發(fā)現(xiàn),畫面中的許多直立的線條,在拍攝的畫面中,是傾斜的,這種畫面效果,給人以不穩(wěn)定的視覺感受。
怎么讓城市風光中的,豎線條不傾斜呢?一種特殊創(chuàng)意攝影的移軸鏡頭,應運而生了。
移軸鏡頭在拍攝時,攝影師可以自己調節(jié)畫面中,豎線條的傾斜角度,根據(jù)自己的創(chuàng)作需求,在鏡頭上來進行調整。
2. 移軸鏡頭的功用
移軸是指一種特殊的拍攝手法,通過移軸鏡頭來完成,鏡頭有個活動關節(jié),鏡頭可以左右移動,拍攝出上下模糊中問橫帶清晰的照片
3. 移軸鏡頭對比
我買了19 F4后用了一個月就出掉了陪我8年的24 1.4G,我是玩平常工作是商業(yè)性設計了,拉來拖去調整畫面總有購買移軸頭的念想,這玩意太貴在網(wǎng)上翻閱了很多資料,最終下定決心訂購了移軸廣角。入手后感覺畫面的視覺效果和24 1.4G對比,可以用天地之差對比,不用移軸的外圍幾乎看不到枕型失真,畫面有很強的沖擊感,室內拍攝產(chǎn)品襯托建筑的透視堪稱完美,所以很多事情要自己體會,網(wǎng)上很多沒有用過的亂講話我是不能接受的,PS達到移軸效果是沒可能的,雖然改變了透視卻失去了細節(jié)…
4. 移軸鏡頭為什么效果那么好呢
移軸攝影,泛指利用移軸鏡頭創(chuàng)作的作品,所拍攝的照片效果就像是縮微模型一樣,非常特別。
移軸是指一種特殊拍攝手法,通常是通過移軸鏡頭來完成,這種鏡頭有一個活動關節(jié),使得鏡頭可以左右移動,拍攝出來的圖像會有上下邊模糊中間的橫帶清晰的特別效果,用來拍微縮模型時可以增加其真實感與立體感。
5. 移軸鏡頭和后期效果對比
移軸鏡頭平移是指鏡頭在同一平面內移動,而旋轉則是鏡頭繞著移軸在圓周曲面上移動。
6. 移軸鏡頭攝影相信很多人
拍照-點擊左下角呼出菜單-趣味鏡頭-移軸/微距-建議從高處拍攝遠處的全景, 這樣后期制作的時候微觀效果會更好。
二、點擊相片使用高級美容,點擊虛化,按照自己的構圖產(chǎn),可選擇圓型或長方型虛化。
三、將相片的對比度、飽和度、銳度調高,顏色選擇膠片。
四、將明暗度稍微調暗以突出中心畫面。
五、保存,大功告成。
7. 移軸環(huán)與移軸鏡頭效果一樣嗎
通光量是通光量,景深是景深,這倆都和光圈有關,但是彼此之間不那么相關。
首先是景深計算公式:
可見,畫幅一定時(即允許彌散圓直徑一定時),景深與且僅與鏡頭焦距、光圈大小和對焦距離有關。
換言之,不管是APS-C的鏡頭、M43的鏡頭、全畫幅的鏡頭,還是中畫幅、大畫幅的鏡頭,只要鏡頭焦距一定,光圈一定,對焦距離一定,那么在同樣的畫幅上(我們這里把所有的鏡頭都轉接到全畫幅上好了),得到的景深就是一定的。
就是說,比如一只C幅鏡頭56/1.4,對焦距離1m的情況下,在全畫幅相機上得到的景深為2.68cm。
那么換一只全畫幅56/1.4,在對焦距離1m的情況下,全畫幅相機上也可以得到2.68cm的景深。
換一只中畫幅56/1.4,在對焦距離1m時,全畫幅相機上景深也為2.68cm。
換一只c幅56/1.4鏡頭,在對焦1m時,全畫幅相機上景深也為2.68cm。
換一個給4x5的大畫幅設計的56/1.4(假如這玩意存在),在對焦1m時,全畫幅相機上景深也為2.68cm。
這和鏡頭原本設計適用的畫幅是無關的。
當然了,根據(jù)上述公式,我們
總可以用不同的鏡頭+不同的光圈值,在同樣的畫幅、同樣的對焦距離下得到同樣的景深
(這特么就是廢話)。全畫幅上我可以用200mm的焦段,光圈f/20~22之間,在對焦距離為1m的情況下得到2.68cm的景深。所以就事論事地說,舉個全畫幅85mm f/2.5~2.8之間的例子說明“給什么畫幅設計的鏡頭,光圈就是給什么畫幅標的,不能混用
”才是沒什么意義的。其次說說進光量。索尼/美能達的幾只STF鏡頭,100/2.8 T5.6和135/2.8 T4.5這兩只鏡頭能很好地說明進光量的問題。光圈值(焦距/光圈直徑,其實我記得一直是光圈直徑/焦距啊。。。)為f/2.8,但是實際上到達傳感器的光亮度(T值)分別等效于使用同焦距下光圈為f/5.6和f/4.5的鏡頭拍攝的光亮度。
換個說法,你在任何一個鏡頭前面加上幾片ND鏡,然后把(ND鏡+鏡頭)看成一個新的鏡頭,那么這個“新鏡頭”的進光量和原來(沒有ND鏡)的鏡頭相比是大幅下降了的。
這又和畫幅有什么關系呢?
{{header.title || 'DigitalRev - Focus on photography'}}
實際使用上,我曾經(jīng)把給中畫幅/大畫幅設計的鏡頭轉接到a7r2上來混用,拍接片,我認為這不是沒有意義的hhh。題主說的這個“有人”直接否定了一批微單軌/中畫幅鏡頭移軸轉接環(huán)/數(shù)碼后背的存在意義。
畢竟按照這“有人”的言論,給6x6/645底片面積設計的鏡頭用在44x33或者48x36的數(shù)碼后背上是沒有意義的哈哈哈哈哈哈
最后閑扯一句,等效焦距/等效光圈這些是很容易讓人混淆概念的,千萬注意要分清楚。
8. 移軸鏡頭有必要買嗎
為什么派建筑一定要用移軸鏡頭,因為移軸鏡頭拍出來的視覺效果給人一自然的視角。拍高聳的建筑不在是透視漸變過去的地下大,上面小。每一個橫平豎直每一個看著都是那么的協(xié)調。移軸鏡頭雖好但是根據(jù)我的經(jīng)驗,我認為不是所有的建筑都必須要使用移軸鏡頭的。這個主要看你拍攝的主題和你想要拍出什么樣的視覺效果!我認為應該以最終效果為導向,來選擇合適的鏡頭拍攝建筑!
移軸鏡頭適合拍室內室外建筑,尤其是拍攝高樓時,不用再仰拍。由于移軸鏡頭非常昂貴,動輒就上萬,下面我引用網(wǎng)友“北歐風情之不死鳥”拍攝的兩張照片來做個對比。
把兩張圖片放到一起看,是不是就更加明顯了。第一張圖片就是移軸拍攝的,你會發(fā)現(xiàn),每一個高樓都是和地面垂直的,樓層都是直立向上。這就是使用移軸鏡頭的好處!但是鏡頭貴呀,普通愛好者也不經(jīng)常使用。還是我說的這句好,以結果為導向,你想要什么樣的視覺效果,就選合適的鏡頭來拍攝,移軸鏡頭拍建筑雖好,但不適合所有人。如果還有其他問題,或者不一樣的觀點,歡迎留言和探討。
9. 移軸鏡頭有什么效果
大畫幅一般有這么幾個片幅,4*5、5*7、8*10.12*20這些數(shù)字代表的是英寸,這個片幅通俗點說就是膠片,要知道這種感光材料面積巨大,換算成厘米可以達到18*24厘米,也就是差不多你一個巴掌那么大。大畫幅的可以移軸,把原本透視夸張的建筑,透視變形正?;€可以制造虛化效果,拍攝的照片效果就像是縮微模型一樣,非常特別。移軸鏡頭的作用,本來主要是用來修正以普通廣角鏡拍照時所產(chǎn)生出的透視問題,但后來卻被廣泛利用來創(chuàng)作變化景深聚焦點位置的攝影作品。移軸鏡攝影是將真實世界拍成像假的一樣,使照片能夠充分表現(xiàn)「人造都市」的感覺。
一是糾正被攝物的透視變形;二是實現(xiàn)被攝體的全區(qū)域聚焦,使畫面中近處和遠處的被攝體都能結成清晰的影像。移軸攝影鏡頭在建筑攝影中的運用最多。拍攝建筑物的外形,多用廣角焦距的攝影鏡頭拍攝,但由于廣角鏡頭近大遠小的透視效果,使拍攝出來的建筑物外形線條向上方匯聚,而利用移軸拍攝鏡頭拍攝建筑物外形,能依靠鏡頭的透視調整功能糾正這種線條匯聚現(xiàn)象,使畫面中出現(xiàn)的建筑物沒有通常的那種傾斜、甚至好像要傾倒的感覺,仍然表現(xiàn)得很垂直。移軸鏡頭可以消除透視變形,是因為一般鏡頭拍攝高大建筑物時,為了拍攝到全景,鏡頭需要上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