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佳能大白二代鏡頭參數(shù)
拍演唱會用456并不合適,手持太沉、光圈只有5.6不說,有的演唱會還禁止200mm以上的焦段入場如果你有買大白的錢,可以考慮胖白70-300,有防抖而且畫質(zhì)也不錯最好的搭配其實是7D/70D+大白啦
2. 佳能大白一代鏡頭參數(shù)
要是論性價比的話100-400(以下簡稱大白)一代要比二代性價比高。
其實想說清一代和二代性價比哪個高,我是這么看的(個人觀點,僅供您參考)。一代目前在1W元以內(nèi)就能拿下,而二代則在1.5W左右(均為行貨報價),兩者相差5000多元,再看二代的鏡頭升級,要是覺得值了,二代性價比就可以,要是不值那么性價比還得是大白一代。
看一只鏡頭升級首先就得看他的成像是否有提升。大白二代鏡組結(jié)構(gòu)為16組21片,比一代的14組17片要更復雜,按常理來說成像也應有很大提升(畢竟一代發(fā)布已經(jīng)是1998的事情了。)但是二代主要升級的還是邊角成像,諸如中心成像則沒有太大改變,這也能側(cè)面顯示出大白一大的優(yōu)秀畫質(zhì),即使過了16年,面對后來者大白一代在成像上仍不太落下風。
大白二代除了對邊角成像有提升外,比較重要的就是USM馬達和防抖技術(shù)的升級。1998年的IS技術(shù)和2014年的USM馬達和IS技術(shù)肯定不是一個層面的,這點很誘人,畢竟對于長焦鏡頭來說,對焦和防抖很重要,雖然我認為300mm端往上就該上腳架更穩(wěn)妥了。還有諸如變焦方式(大白一代是推拉式變焦,二代是旋轉(zhuǎn)式變焦),鏡身做工更嚴謹?shù)冗@樣的小區(qū)別了。
要是看畫質(zhì)的話,大白一代還是很不錯的,USM馬達和IS防抖雖然比不上二代,但日常使用足夠,加上不到1W元的售價,性價比很高。要是追求畫質(zhì)更好,對焦IS防抖更好的話,顯然就得上二代,雖然價格高很多(5000+)。
3. 佳能大白一代二代區(qū)別
主打白色機身。顏值高呀,而這個最能勾引文藝范的妹子們。就像買車的時候,為什么同樣配置,買其他的顏色要加價,就是這么個道理!
4. 佳能大白一代的重量
佳能1D MARK2 1D2小馬二 頂級機身單機身3斤多的重量,
5. 佳能大白二代鏡頭參數(shù)詳解
小白二代改進的影像穩(wěn)定能力,在半按下快門鈕后影像穩(wěn)定功能可以瞬間生效(在0.5秒后)。
6. 佳能大白二代鏡頭參數(shù)表
提問的,叫佳能初級全畫幅單反6d,配大白打鳥……不是說不行,而是行。
但“行”與“好/完美”還是有實際差距的,最好配備500mm以上的定焦鏡頭。
7. 佳能小白鏡頭參數(shù)
佳能的小白鏡頭就是70~200F4的規(guī)格,它本來是全畫幅鏡頭,但是也可以用在半畫幅相機上。所有全畫幅鏡頭都可以用在半畫幅機身上,反過來就不行會有黑圈。本來佳能小白如果是沒防抖和小光圈版本的就是入門級,用在入門機身上也合適,沒那么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