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熊蜂資料
熊蜂是群居的,與蜜蜂同屬于社會性昆蟲,其進化程度處于從獨居蜂到半社會性蜜蜂的中間階段。職能有分工,分雌蜂、雄蜂和工蜂。大多數(shù)種類一年1代。一個蜂群只有1個雌蜂。以雌蜂越冬。春暖花開時,越冬的雌蜂開始活動——尋找建筑蜂房的地點、采粉、繁殖等。
工蜂羽化以后,立即清理巢房、儲備蜂糧、調(diào)節(jié)巢房溫度以及與雌蜂共同照料子蜂。
雄蜂出現(xiàn)較晚,專司交配,交配后幾天即死亡。
2. 熊蜂介紹
熊蜂強
在授粉過程中,熊蜂通常先用前足抓住番茄花朵的花冠管,然后振動翅膀,發(fā)出“嗡嗡”的聲音,使成熟花粉粒釋放出來,落在雌蕊的柱頭上完成受精,部分釋放出來的花粉粒粘附在熊蜂的絨毛上,在采集下一朵花的時候起到異化授粉的作用。
3. 熊蜂的特征
蜂子的種類有胡蜂、赤眼蜂、寄生蜂、熊蜂、無刺蜂、木蜂。1、胡蜂:胡蜂是胡蜂科昆蟲的統(tǒng)稱,屬于群居性社會昆蟲,全世界已知約有5000種。
2、赤眼蜂:赤眼蜂是赤眼蜂科昆蟲的統(tǒng)稱,屬于獨棲性寄生昆蟲,典型的特征是單眼和復眼都為紅色。
3、寄生蜂:寄生蜂是金小蜂科、姬蜂科、小蜂科等多種靠寄生生活昆蟲的統(tǒng)稱。
4. 熊蜂簡介
生活習性 熊蜂與蜜蜂同屬于社會性昆蟲,其進化程度處于從獨居蜂到半社會性蜜蜂的中間階段。職能有分工,分雌蜂、雄蜂和工蜂。大多數(shù)種類一年1代。一個蜂群只有1個雌蜂。以雌蜂越冬。春暖花開時,越冬的雌蜂開始活動——尋找建筑蜂房的地點、采粉、繁殖等。工蜂羽化以后,立即清理巢房、儲備蜂糧、調(diào)節(jié)巢房溫度以及與雌蜂共同照料子蜂。雄蜂出現(xiàn)較晚,專司交配,交配后幾天即死亡?! ⌒芊渚哂型⒌牟杉?,能抵抗惡劣的環(huán)境,對低溫、低光密度適應力強,在蜜蜂不出巢的陰冷天氣,熊蜂可以繼續(xù)在田間采集。而且,熊蜂不像蜜蜂那樣具有靈敏的信息交流系統(tǒng),它能專心地在溫室內(nèi)作物上采集授粉而不去碰撞或從通氣孔飛出去。
5. 熊蜂長什么樣子
馬蜂和牛角蜂并沒有太大的區(qū)別,原因是牛角蜂只是民間對某些馬蜂的俗稱,實際上所有牛角蜂都一定是馬蜂,但馬蜂則未必一定就是牛角蜂,從外形上看牛角蜂是指“頭黃色,胸棕黑色,腹部黃黑相間且呈圓錐形,尾部有三根毒針”的馬蜂。
牛角蜂僅僅只是民間對某些馬蜂的俗稱,原因是這些馬蜂的觸角和牛角的形狀非常相似,因此民間便形象的將這些馬蜂俗稱為“牛角蜂”,另外在廣西岑溪等地牛角蜂也被俗稱為“三眼針”,源于這些馬蜂的尾部往往有三根連接著毒腺的毒針。
6. 熊蜂是什么意思
1、熊的組詞有:虎背熊腰、熊心豹膽、馬熊、棕熊、熊貓、熊掌、狗熊、熊膽。
2、虎背熊腰,漢語成語,拼音是hǔ bèi xióng yāo,意思是背寬厚如虎,腰粗壯如熊。形容人身體魁梧健壯。
3、熊心豹膽,漢語成語,拼音是xióng xīn bào dǎn,意思是比喻非常膽大。
4、馬熊,一般指西藏棕熊,是哺乳綱、熊科、棕熊的亞種之一,亦稱馬熊和藍熊。
7. 熊蜂是什么蜜蜂
1.可以周年繁育:能夠在人工控制條件下縮短或打破蜂王的滯育期,在任何季節(jié)都可以根據(jù)溫室蔬菜授粉的需要而繁育熊蜂授粉群,從而解決了冬季溫室蔬菜應用昆蟲授粉的難題。
2.熊蜂有較長的口器(吻):蜜蜂的吻長為5—7毫米,而熊蜂的吻長為9—17毫米,因此對于一些深冠管花朵的蔬菜如番茄、辣椒、茄子等,應用熊蜂授粉效果更加顯著。
3.采集力強:熊蜂個體大,壽命長,周身布滿絨毛,飛行距離在5公里以上,對密粉源的利用比其它蜂更加高效。
4.耐低溫和低光照:在蜜蜂不出巢的陰冷天氣,熊蜂可以照常出巢采集授粉。利用熊蜂耐低溫的生物學特性,能夠?qū)崿F(xiàn)溫室作物周年授粉,特別是冬季授粉。
5.趨光性差:在溫室內(nèi),熊蜂不會像蜜蜂那樣向上飛撞玻璃,而是很溫順地在花上采集。
6.耐濕性強:在濕度較大的溫室內(nèi),熊蜂比較適應。
7.信息交流系統(tǒng)不發(fā)達:熊蜂的進化程度低,對于新發(fā)現(xiàn)的蜜源不能像蜜蜂那樣相互傳遞信息,也就是說,熊蜂能專心地在溫室內(nèi)采集授粉,而不會像蜜蜂那樣從通氣孔飛到溫室外的其它蜜源上去
8.聲震大:一些植物的花只有當被昆蟲的嗡嗡聲震動時才能釋放花粉,這就使得熊蜂成為這些聲震授粉作物如草莓、番茄、茄子等的理想授粉者。 利用熊蜂為溫室果蔬作物授粉是一項低成本、高效率、無污染的現(xiàn)代化高新農(nóng)業(yè)技術措施。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1、增產(chǎn)顯著:為保護地番茄、青椒、茄子、草莓、桃、杏等多種蔬菜和果樹的授粉,增產(chǎn)效果達30%以上。試驗證明,熊蜂授粉后番茄增產(chǎn)可達40—50%。茄子用熊蜂授粉比震動棒增產(chǎn)35.9%,比用激素增產(chǎn)51.3%。由此表明,用熊蜂授粉提高果菜產(chǎn)量,優(yōu)于其它任何授粉方法。
2、提高品質(zhì):試驗表明,番茄用熊蜂授粉平均單果種子數(shù)為269.54,用震動棒授粉為196.80,蜜蜂授粉為91.73,對照為89.40。果實內(nèi)種籽越多,果肉越厚、果實越大、質(zhì)地越堅實,產(chǎn)量品質(zhì)也就提高。同時,由于熊蜂授粉力強,授粉率高,授粉后果實個體大小均勻一致,且果形好,無畸形果,從而提高果菜產(chǎn)品市場售價,增加收益。
3、省時省力:授粉工作由熊蜂完成,不需任何勞力。蜂箱內(nèi)配備3個月的食物,放入溫室后,無需任何管理。果菜開花期,將蜂箱放置在溫室大棚內(nèi)高于作物頂部的位置,每箱蜂80~100頭,授粉面積可達1.5~2畝地。
4、提高生態(tài)環(huán)境效益:使用傳粉昆蟲后會減少有毒農(nóng)藥的使用,而增加對低毒高效安全農(nóng)藥的使用,并有意識地偏重于采用生物防治技術;傳粉昆蟲取代激素授粉,減少了激素造成的污染,提高了果菜品質(zhì),保護了生態(tài)環(huán)境,有益于消費者身體健康。 1、 引入蜂群 在花期將授粉蜂的蜂箱搬入大棚,冬季可懸掛在棚頂下方,夏季墊高約60公分置于陰涼處。蜂箱有兩個開口,一個是可進可出的開口A,另一個是只進不出的開口B。正常作業(yè)時,可封住B,打開A,允許熊蜂自由進出。當需要噴藥時,可擋住A,打開B,使室內(nèi)熊蜂全部回到蜂箱,免受藥害。
使用熊蜂授粉一般在傍晚時將蜂箱帶入棚內(nèi),1小時內(nèi),打開蜂箱兩個口。熊蜂工作時會在花瓣上留下肉眼可見的棕色印記(稱為“蜂吻”)。在番茄盛花期,一般每畝放50只--80只熊蜂,使用2個月后更新。熊蜂對高溫敏感,夏季使用時在蜂箱頂部放置清水可幫助蜂群降低巢內(nèi)溫度。
2、蜂箱的安置。蜂箱安置在貼近地面約50厘米的位置。為防止螞蟻危害蜂群,可以在地面上放置一盆清水, 在盆中間墊不吸水的材料,蜂箱放置于其上。在炎熱的夏天,溫室內(nèi)的溫度往往會達到甚至超過40度,此時,推薦在蜂箱的頂部置一小塊遮陽網(wǎng),并適當降低蜂箱高度。
3、蜂群的使用時間及效果。蜂群的正常使用時間可達到2個月,在溫室條件適宜的情況下, 蜂群的使用時間還可以延長。由于熊蜂的授粉能力極強,少量工蜂即能充分滿足作物授粉需要,要以作物花朵的坐果情況判斷授粉情況,一般熊蜂授粉過的花朵會有黑色的咬嚙痕跡。在使用熊蜂授粉的后期,熊蜂蜂群會產(chǎn)生大量的雄性個體,雄性的熊蜂不會為花朵授粉, 此時需要注意觀察溫室作物的授粉情況,防止出現(xiàn)看見大量的蜂卻不能為作物授粉的情況出現(xiàn)。熊蜂的蜂群在使用2個月左右后就開始衰亡,只能使用一個生長季節(jié)。 1、在熊蜂的授粉期間不能使用農(nóng)藥,推薦使用生物防治方法防治溫室白粉虱和蚜蟲;如大棚使用過農(nóng)藥,需要在農(nóng)藥的殘效期后再使用熊蜂。 溫室內(nèi)部的溫室最好不要超過35度。夏天溫度高的時候,適當延長放風時間,增加放風口的寬度有利于降低棚內(nèi)溫度。另外,在熊蜂使用期間,請注意檢查蜂箱內(nèi)水壺里的糖水是否不足,夏天水壺內(nèi)的糖水一般可使用20天左右,溫度低時使用時間會延長,如出現(xiàn)糖水不足的情況需及時添加。
2、溫室內(nèi)的作物的開花結果受到溫室環(huán)境的影響,在冬天的低溫下溫室作物往往沒有花粉;在濕度過高的情況下花粉往往不能正常的散落到柱頭上,在此情況下,無論是人工授粉還是熊蜂授粉,都不會有理想的效果。使用熊蜂授粉,在花粉過少的情況下, 難以吸引熊蜂出巢采集花粉,同時也會影響熊蜂蜂群的發(fā)育,此時需要在蜂巢中投入一些花粉,以維持熊蜂蜂群的發(fā)育。
3.防止蜇人。避免強烈振動或敲擊蜂箱,不要穿藍色衣服及使用香水等化妝品,以免吸引熊蜂。
4.合理使用農(nóng)藥。黃昏熊蜂回箱后把箱移出溫室再施藥,2天后再放回原地。嚴禁施用具有緩效作用的殺蟲劑、可濕性粉劑、煙熏劑及含有硫磺的農(nóng)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