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碟原理
飛碟的飛行的原理是采用了一種叫做“旋轉物體不平衡原理”在飛行。這個原理也是改變物體線動量(水平動量)的一種方法。
眾所周知,在地球上,任何物體的運動都遵循著動量守衡定理。飛碟看似不遵循這個原理,其實它是在遵循動量的另一個原理;那就是動量轉化定理。動量轉化定理:在沒有外物體提供動量的情況下,任何物體本身擁有的動量不管是角動量轉化為線動量還是線動量轉化為角動量,在轉化過程中動量的值不變。這就是動量轉化定理。
舉個論例:汽車的運動原理。汽車的發(fā)動機不能直接產(chǎn)生線動量(水平動量),只能直接產(chǎn)生角動量。但是,我們需要的是線動量。通過輪子,利用摩擦力將發(fā)動機的角動量轉化為線動量。這就是最普通的角動量轉化為線動量的方法,即通過摩擦力。在舉個論例,飛機。飛機的發(fā)動機也不能直接產(chǎn)生線動量,但是我們需要的也是線動量。通過螺旋槳與空氣發(fā)生作用,將飛機的發(fā)動機的角動量轉化為線動量。飛機的原理也是一種將角動量轉化為線動量的方法。除了火箭發(fā)動機能夠直接產(chǎn)生線動量外,其余的發(fā)動機基本上只能直接產(chǎn)生角動量。
那么,飛碟也是通過角動量轉化為線動量的原理在運行。只是它用的方法不同。它并不像許多學者的那樣認為是電荷的斥力或者引力而飛行。畢竟,電荷之間的力與距離有很大的關系。而且,它們產(chǎn)生力的條件是距離很近。
開始時我已道出了飛碟的原理,即旋轉物體不平衡原理。
那么什么是旋轉物體不平衡原理?
首先,在已知世界中,任何物體繞它的任意一點旋轉都能得到一個圓;并且,在不考慮時間的情況下(即時間為零或者無窮大時),我們都可認為這個盤子是均勻的,即它是一個平衡的物體,不存在質量的差異。旋轉物體不平衡就是旋轉的物體并不是一個質地均勻的盤子,而存在質量的差異。
旋轉物體不平衡的論例:(在理想狀態(tài)下)取任意一個物體,假設它為一個矩形。矩形的四個頂點分別為A、B、C、D,它質量為M,邊長為X。現(xiàn)在以一定的角速度使它繞A點做勻速圓周運動,周期為T;現(xiàn)在給出一個時間段0~T/2,假設在這段時間內(nèi)該物體的質量沒有發(fā)生變化,在
T/2~T時間段中該物體的質量減少或者消失,并且周而復始。我們在這個物體上建立一個坐標系,橫坐標為x,縱坐標為y,豎坐標為時間t。我們的視線與y軸平行,與x軸垂直,看著t 軸,那么該旋轉物體與時間軸的立體形狀應該是一個螺線形,一個朝時間軸t正向發(fā)展的螺線形;視線與t軸平行,正交x、y軸時我們看到的就是一個半徑為根號2倍X的圓。對應在T/2、T點圓的N、M點,連接NM得到直徑NM;那么,我們就會發(fā)現(xiàn),該物體的質量只在NM的一邊出現(xiàn)。這樣旋轉物體就不在平衡而出現(xiàn)了質量的差異。
質量只在一邊,那么離心力也只在一邊出現(xiàn)。在沒有與轉軸發(fā)生相對運動時,離心力等于向心力。并且,離心力不再平衡,而向著NM的垂直方向。方向與質量變化的初始狀態(tài)有關。有一個單獨的力,就會有沖量;在沒有外阻力的情況下,全部沖量轉化為動量,從而將物體的角動量轉化為線動量。從而出現(xiàn)離心力做功。
以上就是論例。
現(xiàn)在關鍵的問題是,怎樣將物體的質量隨時間的變化而變化!我們知道質量是物體的自然屬性之一,不會隨外部的條件改變而改變。換句話說,上面的論例只能在理想狀態(tài)中出現(xiàn),不能在現(xiàn)實世界中出現(xiàn)。那么,我們只能改變它的質心。
以下是實驗:
取一個半徑為R的圓盤,質量為m,作直徑AB;在AB上裝上一個軌道,取一個重物C,質量為M;并且使重物C在軌道AB上做諧振運動,周期為T;使圓盤做勻速圓周運動,轉動周期也為T。我們來研究一下這個系統(tǒng)。假設,重物C的初始點在0點、空間位置在K點,當它開始振動時,圓盤也跟著轉動,并使二者同步。此時的離心力最小,因為離轉軸的距離為0,轉動半徑也為0。當重物振動到1/4周期時圓盤也過了1/4個周期,重物C到達A點,假設,在空間的位置是J點;此時的離心力最大,因為離轉軸最遠,轉動半徑最大。當重物C運動到1/2個周期時,圓盤也過了1/2個周期,此時,重物C在0點,在空間的位置為K點;此時的離心力又最小。當重物C運動到3/4個周期時,重物C到達B點,而此時圓盤也轉過3/4個周期到達空間點J。此時的離心力最大。在到一個周期時重物C回到0點。此時的離心力又最小。周而復始,重物C雖然在A、B兩點上來回運動,但是,離心力的最大點卻在空間點J 不變。在空間位置上,重物C也始終沒有超過K點。它的軌跡是以JK為直徑的圓,圓心是JK的中點。這就是旋轉物體不平衡的實驗。
斷裂動力學的主要研究內(nèi)容是什么
①斷裂準則,包括裂紋在高速加載下的響應及起始和失穩(wěn)擴展準則、高速擴展裂紋的分叉判據(jù)。②高速擴展裂紋尖端附近的應力應變場。③裂紋高速擴展的極限速度。④裂紋高速擴展的停止(止裂)原理。⑤高應變率條件下的材料特性及其對高速擴展裂紋阻力的影響。⑥裂紋高速擴展中的能量轉換。⑦高速碰撞下的侵徹和穿孔問題。斷裂動力學研究方法分理論分析和動態(tài)實驗兩方面。斷裂動力學已在冶金學、地震學、合成化學以及水壩工程、飛機和船舶設計、核動力裝置和武器裝備等方面得到一些實際應用,但理論尚不夠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