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nèi)容提要:【攝像頭的視角】 熱度:109
一、標準鏡頭視角多少度
標準鏡頭,視角為50度左右的鏡頭之總稱,焦距長度和所攝畫幅的對角線長度大致相等的攝影鏡頭。其視角一般為45°~50°。畫面35毫米為40—60毫米焦距的鏡頭,6*6厘焦距的為75—80毫米焦距的鏡頭,4*5英寸則是120—150毫米。標準鏡頭通常是指焦距在40至55毫米之間的攝影鏡頭,標準鏡頭所表現(xiàn)的景物的透視與目視比較接近。 它是所有鏡頭中最基本的一種攝影鏡頭。
標準鏡頭又稱普通鏡頭。攝影鏡頭的一個主要種類。焦距與底片畫面對角線長度基本相等,照相視角約為40°~53°,與人眼正常視角接近。普通照相機裝有的固定鏡頭、可換鏡頭系列的主鏡多屬標準鏡頭。
以前,定焦的標準鏡頭在攝影創(chuàng)作中運用得最多、最廣泛,而現(xiàn)在由于從廣角到中長焦距的變焦鏡頭的問世,很多人將定焦標準鏡頭閑置不用,而用這種鏡頭來代替標準鏡頭使用,忽略了固定焦距的標準鏡頭的作用,這種做法是不恰當?shù)?。因此,我們有必要對標準鏡頭在拍攝佳作中的作用進行重新認識。
定焦標準鏡頭的像差較小,成像質(zhì)量優(yōu)于一般同檔次的鏡頭,最大相對孔徑較一般同檔次的鏡頭大,如有的135相機固定焦距的標準鏡頭的最大相對孔徑達到了F1.0、F1.2、F1.4等,從而保證了在低照度的照明條件下有足夠的光圈。同時,標準鏡頭的體積小,攜帶方便。
標準鏡頭的主焦距因照相機所用膠片的尺寸不同而異,其原則是與畫幅對角線的長度基本相等,景角大約在40~53度。它所攝得的影像接近于人眼視覺中心的視角范圍,其透視關系接近于人眼所感覺到的透視關系,所以,能夠逼真地再現(xiàn)被攝體的形像。
在攝影創(chuàng)作中可以根據(jù)不同的創(chuàng)作意圖,運用不同的手段,使用標準鏡頭拍攝出具有廣角鏡頭或中長焦鏡頭的效果。當我們將照相鏡頭對著很近的被攝主體, 使用大光圈拍攝特寫或近景時,就可以獲得背景虛糊,類似中長焦鏡頭的效果。當我們將標準鏡頭對著處于中景或全景的景物對焦,并使用小光圈拍攝,則可以使畫面中的遠近都很清晰,獲得廣角鏡頭的拍攝效果,標準鏡頭在攝影創(chuàng)作中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標準鏡頭是大多數(shù)35毫米單鏡頭反光式照相機配備的鏡頭。因用它拍的照片顯得自然,與別的鏡頭相比,你可能更愿意用它。之所以叫標準鏡頭,是因為它的透視效果自然,而且其景角與人眼視覺中心相似。(很多人把景角叫做“視角”,但angle of view或view angle稱景角更加準確。因為景角與光學透鏡的視角不是一個概念,前者比后者小。景角是照相機鏡頭在水平或垂直方向?qū)嶋H涵蓋的畫幅角度。橫向稱“水平景角”;縱向稱“垂直景角”—譯注)
大多數(shù)35毫米照相機標準鏡頭的焦距,在45-55毫米之間。 照相機鏡頭的焦距,是鏡頭聚焦在無限遠時,從照相機膠片平面至鏡頭光學中心的距離。 35毫米照相機上的標準鏡頭,通常有像f/2.8、f/2或者f/1.2這樣的最大光圈。配合當今的高感光度膠片,最大光圈大約為f/1.8的標準鏡頭,通常就夠用了。買最大光圈為f/1.4或者f/1.2的鏡頭,要多花很多錢。最大光圈大的鏡頭,允許你在暗弱光下手持照相機拍攝。使用大光圈,例如f/1.8,還有利于你用高速快門凝固動體。不過,這樣的最大光圈,景深相當小,要仔細對焦。否則,除了遠處的被攝體,其他一切都會顯得模糊。
標準鏡頭給人以記實性的視覺效果畫面,所以在實際的拍攝中,它的使用頻率是較高的。但是,從另一方面看,由于標準鏡頭的畫面效果與人眼視覺效果十分相似,故用標準鏡頭拍攝的畫面效果又是十分普通的,甚至可以說是十分“平淡”的,它很難獲得廣角鏡頭或遠攝鏡頭那種渲染畫面的戲劇性效果。因此,要用標準鏡頭拍出生動的畫面來又是相當不容易的,即使是資深的攝影師也認為用好用活標準鏡頭并不容易。但是,標準鏡頭所表現(xiàn)的視覺效果有一種自然的親近感,用標準鏡頭拍攝時與被攝物的距離也較適中,所以在諸如普通風景、普通人像、抓拍等攝影場合使用較多,最常見的紀念照,更是多用標準鏡頭來拍攝。另外,攝影者往往容易忽略的是,標準鏡頭還是一種成像質(zhì)量上佳的鏡頭,它對于被攝體細節(jié)的表現(xiàn)非常的有效。
二、視場角
視場角在光學工程中又稱視場,視場角的大小決定了光學儀器的視野范圍。視場角又可用FOV表示,其與焦距的關系如下:像高 = EFL*tan (半FOV);EFL為焦距;FOV為視場角。
視場角分物方視場角和像方視場角。一般光學設備的使用者關心的是物方視場角。對于大多數(shù)光學儀器,視場角的度量都是以成像物的直徑作為視場角計算的。如:望遠鏡、顯微鏡等。而對于照相機、攝像機類的光學設備,由于其感光面是矩形的,因此常以矩形感光面對角線的成像物直徑計算視場角,如圖1左。也有以矩形的長邊尺寸計算視場角的,如圖1右。計算方法可參看圖1。
也可以使用度量的方法獲得視場角參數(shù)。度量一般使用廣角平行光管,因其形似漏斗,俗稱:漏斗儀。測量方法如圖3。在被測鏡頭的一端,查看廣角平行光管底部玻璃平面上的刻度,讀取其角度值,其最大刻度值即為該被測光學儀器的視場角。
被測鏡頭可能因焦距不同,導致肉眼不能觀測到刻度??杉尤胍黄咕噙m當?shù)耐雇哥R作為輔助鏡片察看測量結(jié)果。測量時應沿光軸方向前后移動被測鏡頭,直至觀測的角度最大,即為該被測鏡頭的視場角。
相機的測量方法同上,相機測量時可察看取景窗,因數(shù)碼相機的液晶屏分辨率較低,可查看相機所拍之照片。
視場角與焦距的關系:一般情況下,視場角越大,焦距就越短。以下列舉幾個實例:長焦距鏡頭視場角窄于40°,例如:鏡頭焦距2.5 mm,視場角為 45°左右。鏡頭焦距5.0 mm,視場角為 23°左右。鏡頭焦距7.5 mm,視場角為 14°左右。鏡頭焦距10 mm,視場角為 12°左右。鏡頭焦距15 mm,視場角為 8°左右。
基本資料:
1、在光學儀器中,以光學儀器的鏡頭為頂點,以被測目標的物像可通過鏡頭的最大范圍的兩條邊緣構(gòu)成的夾角,稱為視場角。視場角的大小決定了光學儀器的視野范圍,視場角越大,視野就越大,光學倍率就越小。通俗地說,目標物體超過這個角就不會被收在鏡頭里。
2. 在顯示系統(tǒng)中,視場角就是顯示器邊緣與觀察點(眼睛)連線的夾角。
按視場角分類:
標準鏡頭:視角45度左右,使用范圍較廣。
遠攝鏡頭:視角40度以內(nèi),可在遠距離情況下拍攝。
廣角鏡頭:視角60度以上,觀察范圍較大,近處圖像有變形。
三、拍攝的鏡頭角度有哪些呢
1、 方向拍攝
大多數(shù)畫面應該在攝像機保持水平方向時拍攝,這樣比較符合人們的視覺習慣,畫面效果顯得比較揉和穩(wěn)定。如果被拍攝的主角的高度根攝像者的身高相當,那么攝像者的身體站直,把攝錄像機放在胸部到頭部之間的高度拍攝,是最正確的做法,也是握著錄像機最舒適的位置。如果拍攝高于或低于這個高度的人或物,那么,攝像者就應該根據(jù)人或物的高度隨時調(diào)整攝像機高度和身體姿勢。
2、 由下往上拍攝
不同的角度拍攝的畫面?zhèn)鬟_的.信息不同。同一種事物,因為觀看的角度不同就會產(chǎn)生不同的心理感受。仰望一個目標,觀看者會覺得這個目標好象顯得特別高大,不管這個目標是人還是景物。如果想使被攝者的形象顯得高大一些,就可以降低攝像機的拍攝角度傾斜向上去拍攝。用這種方法去拍攝,可以使主體地位得到強化,被攝者顯得更雄偉高大。這種效果切記不要濫用,偶爾的運用,可以渲染氣氛,增強影片的視覺效果;如果運用過多過濫,效果會適得其反。但有時拍攝者就是利用這種變形夸張手法,從而達到不凡的視覺效果。
3、 從上往下拍攝
攝像機所處的位置高于被攝體,鏡頭偏向下方拍攝。超高角度通常配合超遠畫面,用來顯示某個場景??梢杂糜谂臄z大場面,如街景、球賽等。以全景和中鏡頭拍攝,容易表現(xiàn)畫面的層次感、縱深感。如果從比被攝人物的視線略高一點上方拍攝進行近距離特寫,有時會帶點藐視的味道,這一點要注意;如果你從上方角度拍攝,并在畫面人物的四周留下很多空間,這個人物就會顯得孤單。
4、 物視角的拍攝
視角的反映要符合正常人看事物的習慣。有些時候,可能需要表現(xiàn)出拍攝主體的視角,在這種情況下,不管拍攝的高度是高是低,都應該從主體眼睛高度去拍攝。如:一個站著的大人觀看小孩,就應把攝像機架在頭部的高度對準小孩俯攝,這就是大人眼中看到的小孩子。同樣,小孩仰視大人就要降低攝像機高度去仰攝。直接向下俯視的畫面通常被用來顯示某人向下看的視角。用遠攝或廣角的拍攝方式從高處以高角度進行拍攝,可以增加片中觀看者與下面場景的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