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水下攝影參數
世界上最高潛艇42.7米,長173米,寬24.6米水面航速每小時30公里,潛水下每小時50公里,排水量為30000噸,最大下潛深度為500米,持續(xù)潛航時間為120天,它擁有鈦金屬制造的外殼,大約有十層樓那么高,這種水下武器的技術參數是令人震驚的!
2. 水下攝影拍攝
iphone14pm不能在水里能拍攝,進水的風險很大,而且進水后是不支持保修的,一兩分鐘不會進水,拍攝進水風險則會很大。
“iPhone14支持IP68級別的防塵防水,在最深6米的水下停留時間最長可達30分鐘,但是即使達到這一級別,也是有可能出現進水的情況。IP68級別的防塵防水可以防護日常的潑濺或者飲料滴漏情況,也可以在水池中停留30分鐘,但不能進入到桑拿房或浴室中,因為這些地方的水蒸氣十分容易進入到手機內。 需要注意的是,蘋果雖然宣傳中標注了IP68的防塵防水,但是根據蘋果的保修政策,如果iPhone手機進水是不在保修范圍內,所以使用手機時需要注意防水。
3. 水下攝影相機top10
水下攝影使用那款相機最好?客觀說,當然使用全畫幅單反或者微單相機最好。理由就不用解釋了。前提是要給相機配備相應的防水殼,及水下閃光燈。費用是相當昂貴的。如果你沒有充足的預算,建議你購買奧林巴斯Tg4,Tg5,Tg6,價格親民,4千以內,滿足你水下15米以內的拍攝。如果水肺潛水,想在30米以內拍攝,還要再配一個防水殼,價格在三千左右。如果你只是玩票,可以花一千多塊,給自己手機配一個防水殼,也能拍攝。
水下攝影按使用的鏡頭分類,大概可以分為三類:1.水下廣角攝影。主要拍攝人像,大型海洋生物,魚群等。2.水下微距攝影。顧名思義,主要拍攝水下小型生物。例如小綿羊海兔,小型蝦類等。3.水下魚眼攝影。主要拍攝沉船,人像,珊瑚礁等。以下就是我拍攝的部分水下作品,和大家分享。
4. 水下攝影機什么牌子好多少錢
是專業(yè)的拍攝還是自己玩的?如果是自己用的,推薦松下WA30,專業(yè)防水設計、而且專門為水下拍攝做了白平衡的優(yōu)化。
5. 水下攝影技巧
水下攝影怎么拍?應該注意什么?水下攝影已經被新人們認為是當前最流行的攝影方法。
的確,在傳統(tǒng)的攝影方法下,近幾年出現的水下攝影的確有誘人之處。比如,水下的拍攝技巧,以及水下拍攝動作等等都是傳統(tǒng)拍攝無法相比的。但是北京知名攝影工作室介紹,水下拍攝要求的技術以及拍攝條件更嚴格,主要以拍攝人員的安全為主。很多人都不明白到底唯美的水下攝影怎么拍? 北京水下攝影公司介紹,首先拍攝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則,不能為了拍攝不顧一切。比如:不能丟其垃圾這是最基本的道德。對于水底生物一定不可以破壞,比如珊瑚。當然自己的安全是最重要的。另外,要了解影響拍攝的因素,盡可能的避免,以防重拍。比如:減少攪動起海床之沉積物及沙粒的機會,影響相片結構;可幫助降低耗氣量。曾目睹某些潛水員因樂極忘形地拍攝而導至缺氣事件,雖然最后并未引至更大傷害,但亦可想像當時的狠狽情景,況且,假若處理不當,可能導至悲劇結果。水下攝影怎么拍,這第一個要求就是需要新人有很好的游泳技術,攝影師的要求我們就不說了。新人在水中要學的一些呼吸技巧,便于長時間在水中拍攝。一切由慢動作開始,相對空氣,水的阻力大很多,緩慢的活動對省氣是最有效的,同時亦可減低對生物的驚嚇程度,保持生物的自然形態(tài),及比較容易接近取材主體生物,取得最佳攝影位置和角度; 另外, 好的呼吸氣道控制,緩慢而深。在水底下,吸氣和呼氣都會影響浮力,導致持機不穩(wěn)定。緩慢動作,可減低對氧氣的須求,氣道亦易于控制。進行拍攝時,當處理好相機設定及構圖后,在按快門前的一刻可作適量的蔽氣,幫助拍攝的穩(wěn)定性; 三,游動時,最好將小腿微彎向上,除避免蛙鞋觸碰珊瑚外,更可避免因蛙鞋所產生動力,攪動起海床,影響拍攝效果; 四,當作近攝時,可利用支點懸浮技巧,穩(wěn)定身體。當然,首先要視察周邊環(huán)境,尤其注意身下可能對珊瑚有所破壞或被珊瑚所傷。必要時,可單手指頭輕觸石面來保持平衡。絕對要注意的是海底各類生物中,大部分是極強保護性的,胡亂觸碰,隨時會導致兩敗俱傷局面; 當我們掌握對浮力控制處理隨心所欲時,對拍攝構圖的處理就容易得心應手了。無何否認,光線顏色因水深而逐漸消失,加上在深處或水淆時短的視野,令水底拍攝有著多方面的限制。所以,要達至最佳拍攝效果,須在既定構圖下,利用潛水技術,令相機與主體達致最近距離,以獲得最佳的光源及色彩反射效果。6. 水下攝影機推薦
效果還不錯。
可視探魚器是水下攝像頭,通過水下攝像頭將水底的情況反饋到我們水上的顯示器屏幕上,這樣我們就可以通過水下攝像頭看到水底的魚情了,比如水下地形、水下雜物、魚群情況、辨別魚種類和大小等等。
我們除了可以看到水下世界,有些可視探魚器還會加入紅外功能,這個紅外功能是可以讓我們在夜晚使用的時候也可以清晰看到水下情況,對于喜歡野釣的釣友們來說可以說是一個非常必要的輔助工具了
7. 水下攝影器材推薦
水下世界拍攝技巧:
1.提前開機
在水下一定要先開機,捕捉畫面是最重要的,要慢慢穩(wěn)住,拍攝大景別之后再慢慢拍其他細節(jié)畫面。
2.以廣角為主
在水下一般不用長焦,因為介質的影響很大,一般要慢慢靠近距離進行拍攝。一些大的危險生物就只能用長焦了。水下還是以廣角為主,因為介質影響少,也更容易捕捉到好的畫面。
3.調白對象的選擇
因為水下不是標準色溫,水下的色溫很容易一下就上到兩萬。水下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影響就是你每下潛一米,顏色就會變;遇到不同的洋流,顏色也會變。幾乎是每拍一個鏡頭建議就要調一次白平衡。
有攝像師用白色腳蹼調、白色的珊瑚灰作為調白對象,蔡學亮是利用自己身上穿戴的浮力輔助設備(BCD),因為上面有一塊兒白色,可以用來作為調白對象,而且非常方便。
4.隨時調白
攝像師在水下拍攝時,腦中要時刻提醒自己“調白,調白”。水下拍攝機不可失,時不再來,別人在玩的時候,作為專業(yè)攝像師你得利用空閑時間調白,為魚群的出現做好準備。
潛水拍攝一般先下到最深處,然后再逐漸往上。下潛的過程不拍,下潛到最深處就最好先調一次白平衡進行拍攝。等到上浮之前,就調好白平衡,保持攝像狀態(tài)。如果等看到再開始調機器,就會驚擾到這些生物。如果你事先調好,直接把機器遞過去很近地拍攝,他們反而會一動不動,所以事先準備好攝像機還是非常重要的。
5.大景別調白秘訣
記住這樣一條原則,讓近處色溫保持正常,遠處顯示永遠是藍的,這樣拍攝的效果是最好的。拍攝大景別,從遠處拍攝海狼風暴的遠景,白平衡難以調節(jié)。這時候為了保證近處的色溫正常,調白一定要讓畫面中出現別的顏色,踢一只腳蹼或者放一只胳膊進來,讓畫面比例中出現一些其他色彩,這樣遠處的色彩效果就能得以很好地展現出來。
6.多在淺水區(qū)拍攝
淺水區(qū)因為光線充足,是拍攝紀錄片或者初學者的理想拍攝區(qū)域,一般5米的水深也是一些海外探索類紀錄片拍攝常選擇的深度。
7.對焦技巧
水下拍攝一般使用自動對焦,一切以先拍到為準,不能全靠手動,當然水下因為介質的原因自動對焦會稍慢一些。使用索尼PMW-EX1可以用到手動輔助對焦,在自動的基礎上,可以自己改變焦點。
因為水下拍攝自動對焦反應有時滯后,在水下可以先估計一個距離,自動對焦一個焦點。等魚過來的時候,把攝像機再對準魚,這樣就可以避免焦點反應慢的現象出現。
防水罩使用技巧
1.調整拍攝設備浮力
水下把GATES的防水罩調整到微微正浮力,也就是攝像師脫手后,拍攝設備能夠慢慢上浮。這樣的好處是,拍攝時攝像師可以用雙手把住防水罩進行拍攝,一旦出現危險就可以放手,保證自身的安全。如果是用專業(yè)單反相機拍攝,建議把防水罩調整為微微的負浮力,就是有下沉的感覺,因為水下攝影時托著對于攝影師創(chuàng)作拍攝更有感覺。
2.利用紅片
當你潛到20米以下的時候,色溫超出攝像機的識別范圍, 這個時候就要把防水罩自帶的紅片加上。根據攝影的濾光原理,通過紅片,可以濾掉一些藍色,讓紅光通過,讓色溫回到正常,顏色更真實一點兒。記住紅片之后也還是需要調白平衡,使用紅片之后,圖像顏色損失一些是必然的。
3.調節(jié)監(jiān)視器
因為在水下有很多介質的影響,使得真實拍到的畫面和當時在水下拍攝時候看到的有色差,所以GATES防水罩中的監(jiān)視器對于拍攝非常重要。下水前首先要校準攝像機和監(jiān)視器的色彩,而且最好監(jiān)視器略微要調亮一些,因為在水下經過海水、面鏡等多道介質,眼睛看到的亮度會有損失。
4.器材保養(yǎng)
防水罩每次使用完畢必須放在清水池里清洗,最好的方法是浸泡一段時間,而不僅僅沖洗一下。此外還要使用硅油給內外幾十個密封圈潤滑,保持滋潤,防止干裂。平時防水罩不用時收藏在密封箱里,連接監(jiān)視器的電池也要取出。
8. 水下攝影欣賞
“水的清澈,并非因為它不含雜質,而是在于懂得沉淀,
心的通透,不是因為沒有雜念,而是在于明白取舍”
人生如一條河流,無數的記憶成了河底的鵝卵石,拾起一顆,上刻兩個大字——青春
流水暈染青山色,溪邊亂石盡綠苔。遠離喧鬧一萬丈,半是人間,半天涯。